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荫贵
出品人:
页数:33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4200244
丛书系列:中国经济史学文苑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近代史
  • 经济
  • 经济学
  • 社会
  • 研究生
  • 生活
  • 中国近代史
  • 股份制企业
  • 经济史
  • 企业史
  • 近代经济
  • 商业史
  • 近代中国
  • 经济发展
  • 公司制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从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几种类型、资金运行特点、经营管理中的不同类型等六个方面系统地探究了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股份制企业这种资本组织形式引进中国后,其诞生发展进程是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西方形态,还是有所改变?换句话说,引进的西方股份制资本组织形式在中国的诞生发展是否打上了中国式的“烙印”?如果有,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的?《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几种类型
第一节 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
一、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第二节 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
一、从南通大生纱厂的创办看中国近代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起步的艰难
二、中国近代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快速崛起
三、中国近代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的扩张动因和扩张方式
四、从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看中国近代民间资本企业集团的内部运营
第三节 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
一、强行参股产生的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
二、直接设立的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
三、减持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形成的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
第二章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资金运行特点
第一节 企业向国家履行“报效”制
一、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向清朝政府报效的典型事例
二、报效现象的特点及对新式企业的影响
三、报效现象出现的原因
四、小结
第二节 企业分配中实行的“官利”制
一、近代中国企业分配中普遍实行“官利”制
二、“官利”制度在近代中国出现和长期延续的原因
三、如何评价“官利”制度
第三节 企业直接面向社会吸收储蓄¨
一、公司商号普遍吸收社会储蓄及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变化
二、1930年南京政府颁发禁止企业商号吸收储蓄禁令
三、禁令颁布后各方的反响
四、20世纪30年代后期企业商号继续吸收社会储蓄
五、小结
第四节 中国近代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
一、中国近代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拨现象普遍存在
二、成立银行进行资金调拨:刘鸿生企业集团与中国企业银行
三、华侨永安资本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
第三章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同类型
第一节 儒家传统下的股份制企业:以南通大生企业集团为例
一、状元张謇经商办实业的原因
二、张謇经办企业的历程:大生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三、大生系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特点
第二节 官场衙门作风类型:以戊通轮船股份公司为例
一、戊通轮船公司的成立及其基本状况
二、戊通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三、官僚衙门经营管理方式是戊通公司破产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经世传统类型:以民生公司为例
一、卢作孚经管企业的思想基础:建设现代的集团生活
二、创造现代集团生活的实践: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民生公司的业务经营和管理特点
第四节 西方式经营管理类型:穆藕初与他的纱厂管理
一、穆藕初对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引进与实践
二、穆藕初经管企业之特点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发展中的“官商”和“政企”关系
第一节 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任督办看晚清时期的官商关系
一、1883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任督办进行整顿折射出的官商矛盾
二、经管理念的不同以及官对商的不信任
三、从盛宣怀入主招商局任督办看晚清官商关系演变的新特点
四、小结
第二节 从招商局的历程看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
一、晚清政府对招商局收归国有的动议和勒索
二、南京临时政府以招商局产抵借日债事件
三、北洋政府控制招商局的企图
四、北洋时期地方军阀对招商局的摧残
五、南京政府时期招商局被收归国营
六、20世纪40年代后期招商局股份制改造后的政企关系
七、小结:近代中国政府强力控制企业的动因
第五章 20世纪初国人对股份制企业的认识
第一节 从邮传部对招商局商办章程的“签驳”看晚清政府对股份制企业的认识
第二节 股东意见书:来自股份持有者的声音
一、董事和股东对邮传部签驳章程的不同观点
二、从股东意见书和其他途径的观察
第三节 学者观点:梁启超“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剪不断、理还乱”: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制度的“中西合璧”
一、有形制度之例:官利制度
二、无形制度之例:银行业的信用放款
三、小结
第二节 “股份制”并不是企业经营一定能够成功的保证
附录一 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章程、局规和股票
附录二 “劝华人集股说”
附录三 清钦定商律
主要引用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10小时 本书是朱老师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与之前看过的张忠民老师的《艰难的变迁》具有可比性。两本书都谈到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官利制度、中国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等等。不过,张书更多关注的是公司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分析了公司形式及公司治理结...

评分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10小时 本书是朱老师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与之前看过的张忠民老师的《艰难的变迁》具有可比性。两本书都谈到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官利制度、中国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等等。不过,张书更多关注的是公司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分析了公司形式及公司治理结...

评分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10小时 本书是朱老师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与之前看过的张忠民老师的《艰难的变迁》具有可比性。两本书都谈到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官利制度、中国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等等。不过,张书更多关注的是公司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分析了公司形式及公司治理结...

评分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10小时 本书是朱老师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与之前看过的张忠民老师的《艰难的变迁》具有可比性。两本书都谈到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官利制度、中国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等等。不过,张书更多关注的是公司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分析了公司形式及公司治理结...

评分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10小时 本书是朱老师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与之前看过的张忠民老师的《艰难的变迁》具有可比性。两本书都谈到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官利制度、中国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等等。不过,张书更多关注的是公司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分析了公司形式及公司治理结...

用户评价

评分

该书指出在近代中国股份制只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为达到不同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实现。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在形成方式和经营管理方面,距离规范的股份制企业的目标都有相当距离,反而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合股企业有更多相似之处。在融资方面,无论是以高额的官利吸收股份,还是面向社会吸收储蓄和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都是传统社会中经商习惯的延续。政府与商人的关系也始终处于不对称状态,随时可能沦为政府的牺牲品,股份制的引入并没有改变政府对于官督商办企业控制权的延续,政府对企业“报效”无休止地勒索也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的。来自西方的股份制企业移植到近代中国以后,中国的企业组织在近代化的外衣下还是保留了相当多的前近代中国传统经济色彩,这也是近代股份制引入以后未能挽救中国经济的主要原因。

评分

要说对象还是那几个企业,但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学者们解读的切入点变了,因视角不同继而阐发出新的认识。

评分

该书指出在近代中国股份制只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为达到不同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实现。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在形成方式和经营管理方面,距离规范的股份制企业的目标都有相当距离,反而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合股企业有更多相似之处。在融资方面,无论是以高额的官利吸收股份,还是面向社会吸收储蓄和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都是传统社会中经商习惯的延续。政府与商人的关系也始终处于不对称状态,随时可能沦为政府的牺牲品,股份制的引入并没有改变政府对于官督商办企业控制权的延续,政府对企业“报效”无休止地勒索也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的。来自西方的股份制企业移植到近代中国以后,中国的企业组织在近代化的外衣下还是保留了相当多的前近代中国传统经济色彩,这也是近代股份制引入以后未能挽救中国经济的主要原因。

评分

主要是资料性的,比起作者的博士论文分析性、可读性都差一点

评分

对了解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企业史及其治理结构有较大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