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 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叶广芩 女,北京市人,满族,祖姓叶赫那拉。
曾就读于北京女一中,一九六八年赴陕西,做过医院护士和报社编辑、记者。九十年代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为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
已出版长篇小说《青木川》《全家福》《乾清门内》《注意熊出没》,中篇小说集《老虎大福》《日本故事》《逍遥津》《黑鱼千岁》,纪实文学《老县城》《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并撰有电影《红灯停绿灯行》、话剧《全家福》、电视连续剧《茶馆》《家族》等剧本。
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曾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和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西安市政协委员。
纳兰性德写过一首词,叫《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采桑子为词牌,也是本书的书名,把整首词的每一断句为每一章节的节名,构思不失巧妙。以此命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者叶广岑和纳兰都属叶赫那拉氏。 借用书中原文一段感叹的话来表明我的心得:我之于这本《采桑子》是怀...
评分终于看完了《采桑子》,心里空落落的。 从来没想过,这本书会给我带来这么强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从书里面我看到了太多人,太多事,一件件地,一点点地让我沉浸其中。 第一个出现的便是大格格舜锦。戏曲是她的全部,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她看不上门当户对的宋家...
评分 评分 评分我太爱这个调调了。格格的出生,从小的领略自是高人一等,眼前的人生故事便也更百转千回,华丽异常又唏嘘不已。只是那10年人性的丑恶,那些穷媳妇穷亲戚不争气的势力子孙……让人太心痛
评分看多了就有点腻歪…到老七我已经不大愿意看了 建筑那对实在浪漫 老姐夫是个妙人
评分我太爱这个调调了。格格的出生,从小的领略自是高人一等,眼前的人生故事便也更百转千回,华丽异常又唏嘘不已。只是那10年人性的丑恶,那些穷媳妇穷亲戚不争气的势力子孙……让人太心痛
评分大宅门里的小家子气
评分和同样是“京味儿”小说的《城南旧事》相比,《采桑子》在时间跨度和历史纵深上胜过许多,然而,以散文的笔法写小说又让人觉得别扭,文字不够简练通透,画蛇添足般的抒情过于频繁,这是叶光岑这个年纪的作家不应该犯的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