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在中国南方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章 初识中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闭关锁国的政策—鸦片战争—香港—广州—缠足—澳门
         —苦力贸易—“条款”问题
         第二章 沿着海岸的北上航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厦门—新教堂的落成—福州—佛教—科举考试—风水
         —传教使团—地图概览
         第三章 学习汉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两种形式和众多方言—声调—将方言写成文字—典籍研究
         —“洋泾浜英语”
         第四章 宁波场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新教堂—当地人的招魂活动—为何对外国人如此友善?—官话学习
         —久经考验的皈依者—教堂讲经—驱鬼—抬偶像游行
         —祭神仪式—中国戏剧—不长眼睛的神灵—释放囚徒
         —滑稽的军事操练
         第五章 场景与事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开明的佛教徒—狡猾的乞丐—召鬼的咒语—诅咒和谩骂
         —古怪的祭奠—寺庙中的妇女—雨神的化身—赶走洪魔
         —鸦片的罪恶
         第六章 场景与事件(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一次纪律严明的骚乱—葡萄牙人的暴行和中国人的复仇—斗牛
         —对赌博的热衷—混杂的婚姻—礼仪的殿堂—桂冠诗人的荣誉
         —一场地震及其造成的影响—道士和道教
         第七章 在浙江省内的游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秀丽山水和污浊罪行—死婴塔台—贡院中的讲道—西坞和异姓婚姻
         —将戏台当作布道坛—乡民的殷勤好客—农村世仇—省会
         —中国的威尼斯—帝陵—中国的洪涝—愚蠢的榜样
         —机灵的师爷
         第八章 造访舟山群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舟山—奇特的捕鱼方式—普陀—和尚、寺庙和活人祭品
         —海盗—囚犯经历
         第九章 太平天国起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泛舟长江—杂牌基督教—外国人的反对—可疑的政策
         第十章 “亚罗号”之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远征华北—徒劳无益的谈判—大沽失守
         第十一章 天津和天津条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满族全权特使—预备性谈判及签字—悲剧性和喜剧性插曲
         —全是过眼云烟
         第十二章 战火又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3
         英法联军大沽受阻—华若翰先生访问北京—直隶总督的接待
         —陆地上的旅行—溯白河而上—慢待—拒绝磕头—
         逐出京师—交换条约—奇怪的不祥预感
         第十三章 对宁波的最后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一艘中国汽轮及其主人—缺煤的汽轮—幕布前的演员
         第二部分 在中国北方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第一章 移居北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被占领的京师—西山景色—寺庙与僧侣
         第二章 初识北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7
         战争被化解—国际法的引入—开办学校—自然哲学的奇怪概念
         —教会与传教使团—怪异的教徒
         第三章 长城与北京的圣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
         天坛—雍和宫—汉白玉桥—清真寺和亭子—黄寺
         —北京的大钟寺—明陵—温泉—居庸关和长城
         —历史梗概—慈禧太后
         第四章 探访犹太人居住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3
         简陋的交通工具—原始的道路—烽火台—山峦和矿产
         —破旧不堪的旅店—百姓和城市—穆斯林和犹太人
         第五章 朝拜孔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5
         黄河的新河道及其周期性变迁—孔庙和孔墓—儒家概说—国教
         —三教合一—大运河
         第六章 京师同文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9
         出任总教习—翻译学校—引入电报的尝试—课程改革的阻力
         —倒霉的教习—有怪癖的德国人
         第七章 京师同文馆(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1
         皇后的出生地—同文馆的印刷所—两个观象台和两种天文学
         —创办同文馆的阻力—高官的迷信—老学生—皇帝学英语
         —官方的任命—将科学引入科举考试—译书—医学堂与中医
         —拘于仪式—格兰特将军的来访—宗教印象
         第八章 清朝官员与政府—总理衙门 . . . . . . . . . . . . . . . .
         . . . . . 323
         清朝官员并非一个种姓—他们的等级、训练、美德和缺陷
         —人民的独立性—帝制的局限性—总理衙门的组成及其性质
         —奇异的招募
         第九章 著名官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9
         世袭亲王—汉人政治家—汉人学者—满人学者—满人政治家
         —汉人外交家—汉人教习
         第十章 中国对西方开展的早期外交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365
         斌椿的航行—蒲安臣使团—首次出使法国—首次出使英国
         —首次出使德国—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在古巴的苦力
         —崇厚的错误—曾侯爷的成功
         第十一章 中国及其邻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9
         与俄国的关系—与英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关系—德国的目标
         —四大列强
         第十二章 中国及其邻邦(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1
         与日本的关系—自古以来的敌意—它的扩张领域—中美关系
         —美国的影响—美国的贸易
         第十三章 赫德爵士与海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1
         他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海关—他如何使法国讲和
         —他如何在中国倡导改进—海关的国际背景—它的高尚特征
         —它的影响绝非短暂—诞生于一次意外事件—廉政使之长久不变
         —赫德爵士谢绝出任英国驻华公使—他从许多国家获得荣誉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