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医几度秋凉

问中医几度秋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艾宁
出品人:
页数:24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2
价格:29.9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23156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医
  • 养生
  • 文化
  • 思考
  • 健康
  • 医学
  • 传统
  • 国学
  • 中医
  • 养生
  • 经典
  • 文化
  • 传统医学
  • 健康
  • 历史
  • 哲学
  • 方剂
  • 四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自述!继刘力红《思考中医》之后又一部思考中医、感悟人生难得的佳作!《问中医几度秋凉》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简介

艾宁,原名梁爱宁,女,汉族,1958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母亲是中医,父亲任教于齐齐哈尔大学。7岁上小学;12岁随父下乡插队;17岁进工厂学徒,做铣工;21岁考入哈师大中文系;25岁毕业任中学教师,后任成人教育教师,先后在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教课;32岁调到妇联,从事维护妇女权益工作;35岁调到企业任经营厂长(26岁起做兼职律师10年);37岁考入检察院任检察官;46岁时女儿考入中医药大学;47岁上网在论坛写杂文;49岁写记叙母亲行医和女儿学医经历的网络纪实文章《问中医几度秋凉》。

目录信息

母亲是个中医
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
母亲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跟袋鼠似的
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
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
母亲给一个女人诊过脉后并不开药,只聊天
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轻易不给治,不把病耽误在自己手里
我母亲可真够听话的,就这么让师傅安安静静地饿死了
姑娘誓死要嫁他,把个爹妈气得要死,大家暴打了这男人一顿
身体健壮的运动员也会突发心脏病猝死,而有心脏病的老太太却可能长寿
母亲一脸茫然,她反复自言自语:“这糟粕不是糟粕?”母亲给人治病常往里搭钱搭药母亲治病用药如金
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
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健脾胃的方子就能起死回生,救人一命
医生说就和天上掉下块陨石砸到你头上一样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给中国女孩身体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
女儿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了中医院校
女儿的师傅诊脉很有意思。他给人摸脉,把在一旁看的我给逗乐了
中医就是在过穷日子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医学
人们发现自己拥有的仅仅是幸福的理由,而不是幸福本身
她拿起美国人写的书,说要科学育儿
即便是在B超上清楚看到肿瘤了,也先不做切割之想
师傅说女儿入门快是源于女儿心灵的纯净,没有受到现代科学的污染
我认为古人创造中医理论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
他掌握的样本越多,就越能把握住物候,越能知道这一时的“病”
保护我们的外在身体并使我们的身体与之节律一致才是人类的明智做法
不能因为西方科学文明开创了现代文明就砍断中国文化这个“不周山”
我到医生办公室说:“你们怎么让病人看门,还让他穿白大褂?”
母亲不大惊小怪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影响到我
她最有得抑郁症的条件,事实上,她的病友中就不乏跳楼者
母亲诊所中的温情脉脉与医院的冷酷总是不自觉地在我心中做着对比
这是捍卫头脑领地,不做精神殖民地的斗争
面对这棵死去的植物,我久久伫立,心中百感交集
我们是不是应该选一个中国式的奥运口号,提出属于我们东方人的观念呢
在危急时刻,有时有技术比没技术糟糕
中医消亡之日就是人类完成机器人转变之时
乳房如今不是给婴儿准备的,而是给婴儿的爸爸留着的
用脑去接受西医,用心去接受中医
中医看病,有点治病治不了命的漠然态度
传染病来时,母亲给我吃一匙紫河车,我就躲过传染病了
父亲批评母亲的一大缺点就是做事不长脑袋而凭感觉
母亲在世时,每个季节重点吃些什么,都是有说法的
我觉得我的病很具观赏价值,我还是留着不给医生看的好
我问:“这么说,这甘草有点像我?在不同的群体中所起作用不同?”
正因为中医有理论,所以他才能在用药时是医,不用药时也是医
当把发烧视为火时,不同的药对付火的方式不一样
有时把自己交给命运并不是消极行为
让女儿这么一说,我又坦然接受
我的“爪子”变回了“玉手”
所以,这一纸检讨书就是泻肝火的药方
他从耳针疗法和草药治病入手,鼓励两名女青年担当赤脚医生
女儿的话给我指明了一个前途——做一个宠物
当中国人就是活在相声里,太有意思了
看来,无法解释,说不清楚是西医也存在的问题
我就奇了怪了,这高血压比传染病扩散得都快?
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家就是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的一生,既无社会经验,又不懂社会规则……但她却生活得从容不迫、舒展大方
能研究明白中医如何害人都能是个好中医
历史经常做出弃珠宝而留窝头的选择,这是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的
我对年轻人说,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学习,首先应该从吃饭学起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医学理论,他便死而无憾。可中医却让他生而有惑
一直这样猜解下去,源源不断,永生不灭,这个字再不是简单的一个字
谋划医改的人如果能参考办鸡场模式,那么中医的存在价值自然就会体现出来
监狱的奖励机制让他找到了与贪污受贿一样直接的快乐
如果这瘾是先天的,是人自身的一部分,禁烟、戒酒又怎么会成功?
中医关于命、气血、精神等理论或许可以解答我对霍金这样人的生存疑问
对舅舅来说,干中医是参加工作,工作才是他的衣食之源
我觉得这个把西医比作飞机,把中医比作火车的比喻很有智慧
这下可糟了,全城的孩子就传染你们三个,这可如何是好?
这一点点不确定正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是四两拨千斤的支点
他说,你不知道,我在住院期间看到很多被配偶抛弃的病人
一位网友来信说人参不是不可以大量服用的,他就敢把人参当萝卜吃
她说:“摊上你这么个明白事理的妈妈真是件可悲的事……”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正是“道”与“理”的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从母亲,自己和女儿三代人对中医的情缘记事, 折射了中国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但是由一个不是老中医的作者来写这么大的一个社会历史问题, 总觉得有点不妥。 而且一路读来, 感觉作者有点夸大中医的神奇,将身边的中医(包括母亲和她的女儿)完美化。 想想我们身边的人还是...  

评分

评分

一.      老友艾宁,今年春节来信贺岁,说起“去年出了本书”。我回信拜年,追问书名,不想她耐到五一才借一句“劳动节快乐”作复。既然承示了书名,一切就都好办。我昨晚接信后即时网上搜索,成功下载了一部分(70回本),并且找到100回本的在线阅读地址。今天拜读了20...  

评分

每次读完一本书书,都希望能把里面的精华提炼出来,给大家分享,可是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摘抄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1. 专家的含义是不是单项分高于普通医生,综合分低于普通医生? 2. 她先叙述产前检查。我听了说:“完了,非给你剖腹不可。”我知道这种情况也完全可以自然分...  

评分

中医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淡漠,甚至是畸视,中医学子就业十分艰难,持别昰在貴州!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本甚值一读的佳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暂列年度最佳~

评分

五星,力荐。

评分

http://bbs.etiandi.com/thread-26-1-1.html

评分

2010.看这书让人心平静下来。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觉得这种流行的文化是有问题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评分

看完觉得必须写书评!太好了!我很少再用感叹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