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燕榭文存

来燕榭文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黄裳
出品人:
页数:35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98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随笔
  • 黃裳
  • 黄裳
  • 杂谈
  • 散文随笔
  • 中国
  • 三联
  • 隨筆散文
  • 文学
  • 散文
  • 文集
  • 古典文学
  • 思想
  • 文化
  • 随笔
  • 个人文集
  • 笔记
  • 哲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来燕榭”为黄裳晚年斋号。本集收录作者近年新作书话、序跋、随笔等,称得上“庾信文章老更成”。

作者简介

黄裳,原名容鼎昌。一九一九年生。山东益都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四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并熟于版本目录之学。结集出版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榆下杂说》、《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清代版刻一隅》等三十余种,辑有《黄裳文集》六卷。译有《猎人日记》等。

目录信息

辑一 凤城一月记 五十年前的十月 上海手札 滇游日记——从昆明到大理 嘉兴去来 雨湖 常熟之秋——关于柳如是 伤逝——怀念巴金老人 忆施蛰存 俞平老杂忆 忆吴晗 忆梅畹华——梅兰芳与《文汇报》 关于“梅郎” 卞之琳的事 关于佐临 “磁力”漫忆辑二 寻找自我 二十年后再说“珠还”——写在新版《珠还记幸》重印之前 我的集外文 《插图的故事》跋 《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前言 《拾落红集》后记 《“嗲”馀集》跋 《劫馀古艳》序 《来燕榭少作五种》前记 《南京情调》序 关于《梦雨斋题跋》(外一篇) 关于《金陵杂记》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序 《芳园筑向帝城西》序 《醉眼优孟》序 《俞平伯散文》小引 脸谱臆说 《艺术类稿》序 我的书斋辑三 买墨小记 马瑶草小记 冬日随笔 画《水浒》 跋永玉书一通 答董桥 解密种种 第三条道路 大师的偏执 忆1日不难 胡适的六言诗 答客问 关于“流派” 两个《四进士》 寒柳堂诗 陈寅恪写杂文 “山中一半雨”及其他 零感 萧恩的教训 “看不懂”论辑四 祁承■家书跋 跋姜德明藏《东山酬和集》 郇斋小记 拟书话 读《红楼梦》札记 龚自珍二三事 读画录 南京书事 《书林一枝》两篇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年很少有读这么纯粹、干净的书了。翻开后一页接一页的文字,没有图画,却带来很踏实的阅读感。如作者文中言,时下推行的图文书,虽然丰富,却少了主次。 这本文存收集的是作者晚年的随笔,很多回忆,让人在了解几十年前的时光之余,生出几分感叹。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当中掺...  

评分

《来燕榭文存》(黄裳著·三联书店2009年第一版) 风雨如晦的日子,只能翻翻闲书。按作者后记所云:“这里所收大抵以近三数年所作为主。也有少数篇章,为过去编集时漏收的,承热心的读者慷慨提供,得以补入。大体以类相从,分为四辑。”这话说得不清不实,第一辑里的前半部分,...

评分

《来燕榭文存》(黄裳著·三联书店2009年第一版) 风雨如晦的日子,只能翻翻闲书。按作者后记所云:“这里所收大抵以近三数年所作为主。也有少数篇章,为过去编集时漏收的,承热心的读者慷慨提供,得以补入。大体以类相从,分为四辑。”这话说得不清不实,第一辑里的前半部分,...

评分

《来燕榭文存》(黄裳著·三联书店2009年第一版) 风雨如晦的日子,只能翻翻闲书。按作者后记所云:“这里所收大抵以近三数年所作为主。也有少数篇章,为过去编集时漏收的,承热心的读者慷慨提供,得以补入。大体以类相从,分为四辑。”这话说得不清不实,第一辑里的前半部分,...

评分

近年很少有读这么纯粹、干净的书了。翻开后一页接一页的文字,没有图画,却带来很踏实的阅读感。如作者文中言,时下推行的图文书,虽然丰富,却少了主次。 这本文存收集的是作者晚年的随笔,很多回忆,让人在了解几十年前的时光之余,生出几分感叹。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当中掺...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看到中年和老年时的文字变化,云南日记和忆旧文章写的最好。语言典丽,不求工而自工,可谓自然高妙,虽然还是觉得有点端着。编排的体例也有趣。谈梅兰芳的一篇从占有材料来说不如胡文辉百一录中的笔战文章,道理也有点乱讲,但语言极好,且回忆老友的口吻也得体。黄也是报人出身,旧学修养较胡好很多。和卞之琳的来信读了很久。钱、杨或许会嫌弃黄太热衷且文化不多吧。对“杂文”的定义有趣,可见时代痕迹。版本书衣之学太专门了,看不懂。

评分

黄裳是老而不死是为贼,文言的游记写得好,有趣,白话的稍微差一点。他对文革一直有怨念,字里行间能看出来,而木心也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他们俩高下立判。后面把以前的各种序文和后记凑起来有点让人想给差评。不过关于《红楼梦》的几篇文章还是不错的。

评分

黄裳是老而不死是为贼,文言的游记写得好,有趣,白话的稍微差一点。他对文革一直有怨念,字里行间能看出来,而木心也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他们俩高下立判。后面把以前的各种序文和后记凑起来有点让人想给差评。不过关于《红楼梦》的几篇文章还是不错的。

评分

老了还真是不如少年……

评分

可以看到中年和老年时的文字变化,云南日记和忆旧文章写的最好。语言典丽,不求工而自工,可谓自然高妙,虽然还是觉得有点端着。编排的体例也有趣。谈梅兰芳的一篇从占有材料来说不如胡文辉百一录中的笔战文章,道理也有点乱讲,但语言极好,且回忆老友的口吻也得体。黄也是报人出身,旧学修养较胡好很多。和卞之琳的来信读了很久。钱、杨或许会嫌弃黄太热衷且文化不多吧。对“杂文”的定义有趣,可见时代痕迹。版本书衣之学太专门了,看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