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四年(1935年)《金瓶梅词话》,上海杂志公司刊行,一版一印1---5000套。
http://pm.kongfz.com/auction/detail.php?tb=his&itemId=2164725
--------------------------
上海杂志公司版的《词话》初版本印了二万本。然后送一份纸版给中央书店。中央书店不知印了多少,不过,几个月之后,就发生了中日战争,中央书店的《词话》不容易运销内地。这一盘棋,平襟亚输了。
前年,有人来问我,中央书店的《词话》和上海杂志公司的《词话》,在字型、标点、删节处为什么完全一样?我才记起这件事的原委。现在把它记录下来,也可算是上海出版史的一段秘闻。
至于《世界文库》本的《金瓶梅词话》,听说是傅东华删节及标点的,未知确否。因为是分期发表,已失去其营业竞争的时间性,所以无人注意。生活书店原来也打算待《世界文库》发表完毕后,再印行单行本,可能也是因战事爆发而作罢了。
记得中学时,不知从哪里搞到一本带插图的残破《金瓶梅》,没头没尾,文字不懂,还好插图懂,看完图,扔在了一边,也没留下多少印象,后来大学时把家里所有的书装个麻袋卖掉了。 近来经常淘宝上瞎逛,手痒了就买两本。总的说来比较喜欢港、台版图书,但价格昂贵。前两个月买...
评分喜爱某位大师,进而在作品中对之致敬,这种故事并不少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处女作《枯枝败叶》中就有着浓郁的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味道,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上承意大利人遥远的骄傲《马可·波罗游记》。然而,如《金瓶梅》一样,摘录《水浒传》中的某段情节,进...
评分李瓶儿是《金瓶梅》之“瓶”。整部小说中,西门庆与潘金莲是借《水浒传》而来,由配角变主角,上演了一出昏天黑地的狂欢戏。而李瓶儿,作为书中仅次于他们的主角,却是由作者独创而出的,写得她邪恶当中有慈悲,断肠之下仍受宠,集各种情感为一身,作者写得矛盾重重,读者看来...
评分兰陵笑笑生 著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生畏惧心者,君子也; 生欢喜心者,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若有人识得此意,方许他读《金瓶梅》也。 奉劝世人,勿为西门庆之后车!
评分谈《金》的人一般都喜欢把它和《红》牵在一起。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这话真不过分。体会最实际也最深的一点是,读了金之后,觉得红整体操作就是个雅化。从背景到人物到故事到文字风格。金写出的世界物欲、情欲更没遮拦没底限,那人物更阴鸷,似乎只有本能,活得都强烈...
图书馆绣像本不知所踪,值班老师给借了词话,第三遍金瓶梅……
评分好书
评分图书馆绣像本不知所踪,值班老师给借了词话,第三遍金瓶梅……
评分图书馆绣像本不知所踪,值班老师给借了词话,第三遍金瓶梅……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