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卫夫人

达洛卫夫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孙梁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6330
丛书系列:伍尔夫文集
图书标签: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意识流 
  • 英国 
  • 小说 
  • 英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伍尔夫 
  • VirginiaWoolf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达洛卫夫人描写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全书以主人公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为枢纽,突出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和习惯势力的“大医师”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时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本书让读者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特色,同时告诉人们,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们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居家天使”克拉丽莎·达洛维,一朵力求尽善尽美的“英伦玫瑰”。当玫瑰决定亲自去买花,思想的幻影与生活的真实之间就被模糊了界限。当芦苇都会因为思考而保有了折断前的全部尊严,被当做点缀的女人一路暗中披荆斩棘,才能不动声色的让一场宴会妆点了枯萎中的自己。 而这不...  

评分

“居家天使”克拉丽莎·达洛维,一朵力求尽善尽美的“英伦玫瑰”。当玫瑰决定亲自去买花,思想的幻影与生活的真实之间就被模糊了界限。当芦苇都会因为思考而保有了折断前的全部尊严,被当做点缀的女人一路暗中披荆斩棘,才能不动声色的让一场宴会妆点了枯萎中的自己。 而这不...  

评分

还是说译本。 我是把这本上海译文版的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的名为《时时刻刻》的那本对照阅读30多页后才确定下来读这本的。先不说文化艺术出版社版的那书借着电影的人气取了个似是而非的名字,从文字表面比较,它的个别用词是比上译版的更美、更恰当,但多读几段会发现语句的表...  

评分

《达洛卫夫人》以“一天的时间来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而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来了解达洛卫夫人的一生。 她从小生活富裕,从来不知道穷是什么感觉,所以她无法理解自己女儿的贫穷的家庭教师—一基尔曼小姐对富人的那种仇视。后来她和彼得恋爱,俩人无话不谈,从艺术到...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意识流就什么都不要想,放开思绪就好。“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OK,那就跟她去买花。

评分

其实书的序就是一篇写的不赖的意识流导引。读者的大脑和主人公的大脑进行无缝对接,我们透过主人公的眼睛再次看世界。我们被牵引和欺骗的和主人公一样的生活在书里的世界。。

评分

2016003:迷迷糊糊 浮浮沉沉 幻境逡巡 分不清伍尔夫与达洛卫的前世今生 就像分不清自己的现世浮生

评分

中文英文加起来 这是读的第三遍了 才见有人学位论文做这个和《时时刻刻》互文性研究的 这一次读得很慢 除了叙事可以大作文章之外(车祸那场的视角转换 摄政公园 和 救护车的叙事聚焦 还有心理时间和客观时间在时钟报时上的体现等等问题) 赛普迪莫斯部分其实很有意思 让我想到雷马克在《西线》中描述的迷惘一代的精神断层

评分

伍尔夫的家世、相貌、才情和她最终的自杀注定了其一生的传奇。如今看来,人们对其人的兴趣已多过了其作品,在八卦当道的今天也自有其道理。我不大看好意识流这种小说类型,但我看好这种写法在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合理运用,想来会有出神入化的效果。而伍尔夫,作为开创意识流写法的先驱,自然应该被文学史铭记。但若是你一点都不喜欢读这本小说,也不要因此而妄自菲薄,因为你会找到不少读得不耐烦的同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