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

白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赫尔曼·麦尔维尔
出品人:
页数:546
译者:曹庸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2998
丛书系列:译文名著文库
图书标签:
  • 小说
  • 美国
  • 美国文学
  • 麦尔维尔
  • 外国文学
  • 白鲸
  • 经典
  • 文学
  • 海洋
  • 冒险
  • 小说
  • 经典
  • 文学
  • 鲸鱼
  • 探索
  • 孤独
  • 自然
  • 人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白鲸》是他的代表作。

捕鲸船“裴廊德”号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被凶残聪明的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因此他满怀复仇之念,一心想追捕这条白鲸,竟至失去理性,变成一个独断独行的偏热症狂。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经历辗转,终于与莫比-迪克遭遇。经过三天追踪,他用鱼叉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亚哈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带人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实玛利(《圣经》中人名,意为被遗弃的人)一人得救,来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作者赋予莫比-迪克的白色象征天真无邪和恐怖,以白鲸象征善和恶的混合,这也是人世的基本状况。这部小说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船的规模和成熟、深思性质的文笔,成为传世佳作。

作者简介

梅尔维尔,H.(Herman Melvill l819-1891) 小说家、诗人。1819年8月1日生于纽约,15岁离开学校,做过银行小职员、皮货店店员和教师。1839年在一条去英国利物浦的商船上充当服务员,接触海洋,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841年他22岁时再度航海,在捕鲸船“阿古希耐”号上充当水手,航行于南太平洋一带。他后来的杰作《白鲸》取材于这次海上生活。1842年7月离船,曾为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有食人生番之称的泰皮族所俘虏。脱逃后于当年8月在一条澳大利亚商船上作水手,因违犯纪律,被囚在塔希提岛。越狱后在当地各岛漫游,所闻所见后来写进他的《欧穆》一书中。11月,他到一艘捕鲸船上做投叉手。1843年8月又在一艘军舰上做水手,1844年10月在波士顿退伍。后开始写作。

梅尔维尔最初的两本书《泰皮》(1846)和《欧穆》(1847),是根据他在泰皮和塔希提的见闻经过艺术加工而写成的游记。1847年梅尔维尔开始创作《玛地》,并同纽约文艺界接触,经常为文艺刊物写稿。1849年梅尔维尔出版《雷得本》,1850年出版《白外衣》,都写航海生活,也都获得好评。这年夏天他与霍桑相识,两人成为邻居和朋友。1851年梅尔维尔出版他最重要的作品《白鲸》,这部小说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般的规模和沉郁瑰奇的文笔,成为杰出的作品,但在当时却没有得到重视。

梅尔维尔的小说作品还有《皮埃尔》(1852)和《伊斯雷尔·波特》(1855)。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有《代笔者巴特贝》(1853)、《迷惘的岛屿》(1854)、《班尼托·西兰诺》(1855)等,后来集成《广场故事》于1856年出版。18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骗子的化装表演》。他去世前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毕利·伯德》(1924),在他死后30多年才出版。

梅尔维尔晚年转而写诗。1866至1885年在纽约任海关检查员。1866年他自费印行第1部诗集《战事集》。1876年又自费出版以宗教为题材的18000行长诗《克拉瑞尔》,1888年和1891年自费出版诗集《约韩·玛尔和其他水手》和诗集《梯摩里昂》,各印25册。

梅尔维尔于1891年9月28日去世。一生潦倒不得意,他的作品在当时大多也不受欢迎,直至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注意。

作品包括:

代表作《白鲸》(又名《莫比一迫克》)1851年

《泰比》(1846),《奥穆》(1847),《玛地》(1849)、《雷得本》(1849)和《白外套》(1850),

《彼埃尔》(1852)、《伊萨雷尔·波特》(1855)、《骗子》(1857),

长篇小说《比利·巴德》(死后于1924年被整理发表)和短篇故事集《广场故事》(1856)。

目录信息

语源选录第一章 海市蜃楼第二章 旅行袋第三章 大鲸客店第四章 被单第五章 早餐第六章 街道第七章 小教堂第八章 讲坛第九章 讲道第十章 知心朋友第十一章 睡衣第十二章 传记第十三章 独轮车第十四章 南塔开特第十五章 杂烩第十六章 船第十七章 斋戒第十八章 他的画押第十九章 预言家第二十章 全体出动第二十一章 上船第二十二章 欢乐的圣诞节第二十三章 临风之岸第二十四章 辩护士第二十五章 附言第二十六章 武士和随从第二十七章 武士和随从第二十八章 亚啥第二十九章 亚哈上;斯塔布随后上第三十章 烟斗第三十一章 春梦婆第三十二章 鲸类学第三十三章 斯培克辛德第三十四章 船长室的餐桌第三十五章 桅顶嘹望者第三十六章 后甲板第三十七章 日落第三十八章 薄暮第三十九章 初夜班第四十章 午夜,船头楼第四十一章 莫比地克第四十二章 白鲸的白色第四十三章 听!第四十四章 海图第四十五章 宣誓书第四十六章 臆测第四十七章 编缏人第四十八章 第一次放下小艇第四十九章 残酷的家伙第五十章 亚哈的小艇和艇员——费达拉第五十一章 神灵的喷水第五十二章 “信天翁号”第五十三章 联欢会第五十四章 “大鲸出来了号”的故事第五十五章 关于鲸的大画像第五十六章 错误较少的大鲸图像和捕鲸写生第五十七章 画里的;牙雕的;木刻的;铁板的;石头的;山里的,星里的鲸第五十八章 小鱼第五十九章 大乌贼鱼第六十章 捕鲸索第六十一章 斯塔布杀死一条鲸第六十二章 投枪第六十三章 叉柱第六十四章 斯塔布的晚餐第六十五章 做菜的鲸第六十六章 屠杀鲨鱼事件第六十七章 割油第六十八章 绒毯第六十九章 葬礼第七十章 狮身人头怪物第七十一章 “耶罗波安号”的故事第七十二章 猴索第七十三章 斯塔布和弗拉斯克杀死一条露脊鲸后,边拖鲸边谈天第七十四章 抹香鲸头——对比图第七十五章 露脊鲸头一对比图第七十六章 破城槌第七十七章 海德堡大桶第七十八章 水槽和水桶第七十九章 大草原第八十章 脑袋第八十一章 “裴廓德号”遇到“处女号”第八十二章 捕鲸业的令誉与荣华第八十三章 从历史上看约拿第八十四章 投杆第八十五章 喷泉第八十六章 尾巴第八十七章 大舰队第八十八章 鲸队和队长第八十九章 有主鲸和无主鲸第九十章 头还是尾第九十一章 “裴廓德号”遇到“玫瑰蕊号”第九十二章 龙涎香第九十三章 被摒弃者第九十四章 手的揉捏第九十五章 法衣第九十六章 炼油间第九十七章 灯第九十八章 装舱和打扫第九十九章 杜柏仑第一百章 臂和腿——南塔开特的“裴廓德号”遇到伦敦的“撒母耳·恩德比号”第一百○一章 圆酒瓶第一百○二章 在阿萨西提的树荫处第一百○三章 鲸骷髅的尺寸第一百○四章 化石鲸第一百○五章 鲸的庞大身躯会缩小么?——它会灭亡吗?第一百○六章 亚哈的腿第一百○七章 木匠第一百○八章 亚哈和木匠第一百○九章 亚哈和斯达巴克在船长室里第一百十章 魁魁格在棺材里第一百十一章 太平洋第一百十二章 铁匠第一百十三章 熔炉第一百十四章 镀金匠第一百十五章 “裴廓德号”遇到“单身汉号”第一百十六章 垂死的鲸第一百十七章 看守大鲸第一百十八章 象限仪第一百十九章 蜡烛第一百二十章 初夜班行将结束的甲板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午夜——船头楼的舷墙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夜上空——雷电交加第一百二十三章 滑膛枪第一百二十四章 罗盘针第一百二十五章 测程仪和测量绳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生圈第一百二十七章 甲板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裴廓德号”遇到“拉吉号”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长室第一百三十章 帽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裴廓德号”遇到“欢喜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响乐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击一第一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击一第二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追击一第三天尾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船长亚哈应该是气疯了。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我们已经学会为自己开脱了。不像以前,有点自然现象,或者意外发生,总觉得是上苍降怒于生灵。我们这里会祈雨,外国人会祷告,核心应该都差不多,大概就是我们会乖乖听话,请老天收了灵通吧。 如果老天不收呢? 在现代社会,我们摸索...  

评分

“有人如坠地狱,有人宛在天堂。” ——狄更斯《双城记》 “七十五个死人头嘿哟!换一杯朗姆酒!” ——斯蒂文森《金银岛》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 “来吧,倦怠的旅人,沿着这迷人的小径,到波塞冬的圣殿里觅取清凉吧!” ——麦尔维尔...  

评分

麦尔维尔在《白鲸》的卷首说,他把这书献给霍桑,聊表他的敬慕之情。   曾经感觉相当的奇怪。      没法喜欢《红字》。虔诚清教徒式的敏感、狂热和故做镇静,一如戏剧或者诗歌式的宏伟架构,与夏多布里昂的《阿拉达》一样的蛮荒背景但远为沉重。雨果的浪漫主义比他要轻得...  

评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莫比迪克,一个恐惧却又想对人证明自己能征服的对象,而这个莫比迪克始终是无敌的,因为它压根没有把谁当做敌人,它被冒犯而咬掉亚哈的腿,这也并不是出于什么情感因素,只不过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反应而已。亚哈愣是赋予了它感情因素,仇恨情节,似乎是莫...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有什么比仇恨更能让人顽强。非常喜欢其中的描写,水手形象丰满,自然描写完美,对鲸和捕鲸业的发展历史说明清晰。虽然有些离题,但涉及到的神学、地理学和博物学的知识都饶有趣味。亚哈、比普和以实玛利的几段独白是超一流的心理描写。

评分

无感且长。

评分

皆杀的麦尔维尔。像他所描写的鲸那样体量巨大但又极端精细,让人恐惧的细节量,是那种唯有亲身体验者才能写出的作品。很难看到主视角完全不在故事过程中起推动作用的作品,以实玛利虽然一直在发表意见,但却是窃窃地旁观着事件的发生,搞得很像里面有个叙诡。笔法出人意外地风趣与饶舌,喋喋不休地插入古怪的炫学,生死观非常特殊。亚哈像是某种盘旋在船上的幽灵发动机,觉得老人与海是这部书的一个缩微版。宗教寄托意味很浓,白鲸大概也有象征吧,但我只想说:鲸鱼真可爱!

评分

无感且长。

评分

旅馆是仅次于那艘船的重要场所,因为,那是小说中唯一一处,也是最后一处陆地上的场景。从头到尾弥漫着男性情谊的味道,只有在旅馆、捕鲸船上,才有喘息之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