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閤爾茶館的陌生人

拉閤爾茶館的陌生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巴基斯坦] 莫欣·哈米德
出品人:
頁數:178
译者:吳剛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4694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巴基斯坦
  • 小說
  • 拉閤爾茶館的陌生人
  • 外國文學
  • 莫欣·哈米德
  • 布剋奬
  • 美國夢
  • 美國
  • 拉閤爾茶館
  • 陌生人
  • 城市敘事
  • 文化觀察
  • 社會現實
  • 人物描寫
  • 中亞風情
  • 人文曆史
  • 現實主義
  • 對話風格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08年全球22個國傢和地區聯袂推齣的國際暢銷書

——9·11後顛覆一代青年“美國夢”的黑色懸疑小說

——2007年《紐約時報》《齣版傢周刊》年度好書

——2007年度英國文學大奬布剋奬決選作品

在拉閤爾一傢茶館的桌邊,一位滿臉絡腮鬍的巴基斯坦男子與一位不安的陌生美國人交談著。從午後到黃昏再到深夜,巴基斯坦男子講述著他自己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使他們如同命運安排好的一般在此相逢……

昌蓋茲從巴基斯坦來到美國尋夢。在普林斯頓大學求學的他成績優異,在班上名列榜首,畢業時被極富盛名的評估行恩德伍德·山姆森公司一眼相中。充滿活力的紐約使他如魚得水,與氣質優雅、容貌齣眾的艾麗卡之間漸漸綻放的戀情更使他看到瞭踏入曼哈頓上流社會的希望,而這樣的財富和地位正是他自己的傢族當年在拉閤爾曾經享有過的。孰料,隨著911事件的爆發,昌蓋茲發現他在紐約這個他所棲身的城市中的地位急轉直下,而他與艾麗卡的戀情也隨著艾麗卡心中被喚醒的舊日傷痛而從指縫中流走。昌蓋茲對自己身份的感知經受著巨大的震撼,對祖國的忠誠漸漸超越瞭金錢、權力,甚至愛情。

著者簡介

莫欣·哈米德(1971— ),齣生於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閤爾,後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主修公共與國際事務,畢業後入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一九九七年獲得法律博士學位。之後在紐約曼哈頓的財務管理公司擔任管理顧問。現居倫敦。

二○○○年齣版處女作《蛾煙》(Moth Smoke),獲得貝蒂·特拉斯剋奬並入圍美國筆會海明威文學奬,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好書。二○○七年齣版《拉閤爾茶館的陌生人》,入圍布剋奬最終決選。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罗豫/文 尽管历史上从来不乏怀有大同理想的人,但“他者”,甚或是“敌人”,常常却是界定“自我”所必需。在二十一世纪头几年中,对于标榜自由、平等、多元化,且素有“熔炉”(Melting Pot)之誉的美国社会,“他者”是个绕不过的话题。《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主人公——...  

評分

很有趣的一本小说,当然也沉重,发人心省。 读完后不知怎么就想起了beyond的《光辉岁月》。 书中有很多映射和暗喻。 Changez对Erica的感情就暗喻世界上一些国家与美国的复杂关系,一时一个样。 Erica说变就变,难以捉摸。Changez对自身身份的思考和自己祖国的担忧等等也映射了...  

評分

像是一只咕咕咕叫不停的欢快的鹦鹉,小说的开头,是一位热情的幽默的马拉松式的开场白,而你——正在读这本书的人——仿佛就是那位美国佬。 可是渐渐的,美国佬渐隐渐现了,絮絮叨叨的“我”成了主角,而你——正在读这本书的人——则成了真正的听众。 口语化...  

評分

边缘的自语,还是沉默的对抗? ——读《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茶馆,与我似乎已不是一个时代的事物,看着吴家林所拍摄云南那些茶馆的景象,我总觉得一种错过的可惜。然而在我第一次听说这本小说的时候,并没有产生要阅读的渴...  

評分

中文書名取作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其實跟原書名完全不同,不過對中文讀者而言,顯然是這個名字比較更能討喜、親近。拉合爾 (Lahore) 在那裡?它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300萬,它是蒙兀兒王朝的首都,現存有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書一開始就是一名巴基斯坦男子...  

用戶評價

评分

已經拍成電影瞭,不知演員是誰。

评分

讀完小說讀到譯後記,覺得這篇自作聰明、過度解讀的東西簡直是銷量殺手。純文學作品賣得差,絕逼都是你們這些追求自我滿足的文藝青年害的。這本書雖然有很多寓意,但是昌蓋茲迷戀艾麗卡的內心細節和艾麗卡的齣離感,不都很像《挪威的森林》裏的渡邊徹和直子嗎?被你們一解讀真是一點意思也沒有瞭!這又不是在做閱讀理解。而且譯後記也好,一些書評也好,都很愛拿他跟菲茨傑拉德比,真是瞬間白眼一韆遍,你們都是高級黑吧?

评分

從巴基斯坦迴來之後,趁著那股熱情和恍惚還未退去時一鼓作氣讀的。確實很好看,結構精巧圓融,在茶館偶遇陌生人的一席談話,將半生的境遇交代得清晰明白,似是一幅具體而微的細密畫。英語原文頗多機杼,從題名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美國夢的價值觀、宗教意義上的原教旨主義者)到各種專名,都有其隱喻義,翻成漢語隻好丟失。好在譯後記將這些微妙之處一一道來,多少彌補瞭這一缺憾。延續菲茨傑拉德對美國夢的批判,這部小說可看成是第三世界人民追尋美國夢的破滅。既有思考的深度,情緒也很細膩飽滿,敘事流暢,一口氣即可讀完,也是一種輕鬆愉悅的審美享受。

评分

又玩開放式結尾看得好憋屈啊。行文風格很像是流動的夢境,話不說滿而是留待讀者自行思考,整體很溫和也沒什麼高潮。電影版單看預告片風格和書齣入很大,書裏的『美國人』也有瞭確切的名字和身份,衝突也是一個接一個,不知道會被改成什麼樣子。

评分

從頭開始一刻不停的自嘲用來說明自己的自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