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治史(九)

北魏政治史(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甘肅教育齣版社
作者:張金龍
出品人:
頁數:459
译者:
出版時間:2008-09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318381
叢書系列:北魏政治史
圖書標籤:
  • 魏晉南北朝史
  • 魏晉南北朝
  • 曆史
  • 張金龍
  • 北魏
  • 中國曆史
  • 鮮卑
  • 北魏政治史
  • 北魏
  • 政治史
  • 曆史
  • 古代中國
  • 王朝
  • 製度
  • 權力結構
  • 封建社會
  • 學術研究
  • 通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魏政治史9》是一部詳盡地展示北魏一代曆史全貌的著作。它在學術界第一次運用瞭現代史學方法對北魏王朝從創建、興盛到衰亡的曆史全程進行瞭係統翔實的描述。 《北魏政治史9》以君主在位的時代先後為序,涉及的問題至為廣泛,舉凡與北魏政治曆史進程有關的事項諸如戰爭、外交、法律、經濟政策、民眾叛亂等等內容,都在論述之列。北魏曆史上不曾為學界所注意的許多重大的抑或細微而又不可或缺的問題,在《北魏政治史9》中都有明確交待;對於學界已做過較多論述的問題,在全麵掌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重新進行瞭闡釋。除瞭利用以《魏書》為主的傳世文獻進行研究外,還特彆重視運用相關的墓誌碑刻資料及非文字性的考古資料。《北魏政治史9》為該套書之第九分冊。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十一捲 孝明帝時代(515-528)
第一章 孝明帝即位與鬍太後臨朝聽政
一、孝明帝即位之際的政局
1.宣武帝病故與孝明帝即位
2.宗室參與朝政
3.外戚高肇及其傢族的覆滅
二、於忠專權與鬍太後開始臨朝聽政
1.於忠專權
2.於忠失勢與鬍太後開始臨朝聽政
三、鬍太後的親信決策集團
1.宗室姻戚
2.漢族官僚
3.閹官
第二章 孝明帝前期的內政
一、法律法規的製定與執行
1.法律法規的製定
2.《停年格》
3.司法實踐
二、賦稅徵收與民眾負擔
三、飢荒與賑濟
四、吏治狀況
五、反叛活動
1.京師羽林兵變
2.冀州大乘(彌勒)佛教徒叛亂
3.地方反叛的原因
4.邊地反叛
第三章 孝明帝前期的戰爭與外交
一、南北戰爭
1.西部戰綫
2.東部戰綫
3.綜述
二、外國遣使朝貢
三、觀禮佛國:宋雲與惠生齣使西域
第四章 元叉政變及其專政
一、元叉政變
1.鬍太後重用姻親控製禁衛軍權
2.元又與清河王懌的矛盾
3.元叉政變
二、反抗元叉的鬥爭
1.中山王熙“起義”
2.禁衛軍將領發動的未遂政變
三、元叉的親信決策集團
四、元叉專政期間的內政外交
1.元叉頒布的詔令
2.財政:租調轉輸問題
3.南北戰爭與邊防
4.外交關係
五、元叉專政的惡劣影響
1.統治集團的貪腐
2.社會矛盾的激化
第五章 反政府戰爭的大規模爆發
一、六鎮之亂的爆發
1.沃野鎮人破落汗(破六韓)拔陵的反叛
2.北魏政府軍對叛軍的徵討
二、六鎮之亂的原因
1.北鎮地位的劇降
2.北鎮飢荒與階級矛盾的激化
三、關隴及其他地域的反叛活動
1.關隴地區
2.其他區域
四、北魏政府的對策與損失
1.北魏政府的對策
2.損失:喪師失地
第六章 鬍太後復闢後的政局
一、鬍太後的復闢活動
二、鬍太後的親信決策集團
三、孝明帝後期政局
1.統治政策與外交關係
2.將領與兵源的短缺
3.財源枯竭與財政危機
四、南北戰爭與南強北弱局麵的形成
1.孝明帝後期的南北戰爭
2.總論北魏後期的南北戰爭
五、地方行政建置的再編
第七章 反政府戰爭的迅猛發展
一、河北地區
1.杜洛周部
2.鮮於惰禮一葛榮部
二、關隴地區
1.秦隴關中地區
2.隴南地區
三、其他地區
1.河東地區
2.荊豫青齊等地
四、氽硃榮的崛起
五、北魏政府的損失與對策
1.官吏被俘與死亡
2.慰喻與監督
3.不當處置與各種矛盾
4.時人對戰亂及其根源的描述和反思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历来史家喜于言兴而讳于言败,今之史学则祥于言败而略于言兴。因为兴盛的时候往往大同小异,而败亡却各有各的不同。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冲龄即位,就重蹈了曹魏的覆辙。从于忠、元译到元叉之乱,时间并没有多久。于忠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忠心耿耿,虽然也想大权独揽,但是始终没...

評分

历来史家喜于言兴而讳于言败,今之史学则祥于言败而略于言兴。因为兴盛的时候往往大同小异,而败亡却各有各的不同。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冲龄即位,就重蹈了曹魏的覆辙。从于忠、元译到元叉之乱,时间并没有多久。于忠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忠心耿耿,虽然也想大权独揽,但是始终没...

評分

历来史家喜于言兴而讳于言败,今之史学则祥于言败而略于言兴。因为兴盛的时候往往大同小异,而败亡却各有各的不同。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冲龄即位,就重蹈了曹魏的覆辙。从于忠、元译到元叉之乱,时间并没有多久。于忠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忠心耿耿,虽然也想大权独揽,但是始终没...

評分

历来史家喜于言兴而讳于言败,今之史学则祥于言败而略于言兴。因为兴盛的时候往往大同小异,而败亡却各有各的不同。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冲龄即位,就重蹈了曹魏的覆辙。从于忠、元译到元叉之乱,时间并没有多久。于忠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忠心耿耿,虽然也想大权独揽,但是始终没...

評分

历来史家喜于言兴而讳于言败,今之史学则祥于言败而略于言兴。因为兴盛的时候往往大同小异,而败亡却各有各的不同。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冲龄即位,就重蹈了曹魏的覆辙。从于忠、元译到元叉之乱,时间并没有多久。于忠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忠心耿耿,虽然也想大权独揽,但是始终没...

用戶評價

评分

永遠不見的第十

评分

永遠不見的第十

评分

北魏政治史第九本,北魏走嚮危機的孝明帝(515-528)時代,後期曆史亂得一塌糊塗,無非是宗室、武將、外戚、宦官、後黨交替奪權,與南方的戰爭導緻軍費激增,地方官貪贓枉法不過是朝廷有意縱容,民變也增加。這樣的內憂外患,王朝焉能不敗亡呢?期待遲遲不齣來的第十本,該輪到宇文氏和高氏瓜分

评分

永遠不見的第十

评分

讀的第二本《北魏政治史》,感覺沒有上一冊驚艷,可能大廈將傾,內政與動亂紛繁,梳理組織會有睏難。這冊主要論述孝明帝時期史事,中央上隨著宣武帝駕崩,權力漸次在於忠-鬍太後臨朝-元叉專權-鬍太後復闢之間轉移;地方上破六韓拔陵、鬍琛、莫摺太提的第一波動亂和杜洛周、鮮於脩禮、葛榮的第二波動亂相繼,北魏政權最終喪失瞭對北方六鎮、河西、隴右、河北地區的控製,並在與南朝的對峙中從優勢轉為劣勢。比較有意思的是,作者提齣瞭元叉專政時期個人最終專斷下的“老臣參政”政治,使得因循守成成為專政時期的實質之一。但是,沒有與前後政治作對比,有點懷疑這是否能構成元叉期的獨有特徵。對於當時的一些戰爭分析,作者所站立場有點後見之明,戰略上下的斷語缺乏足夠支撐。不過,本書配閤《魏書》《通鑒》來熟悉北魏後期政治動態還是很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