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陶东风
出品人:
页数:459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9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16
isbn号码:9787533449353
丛书系列:21世纪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文学批评
  • 文学
  • 陶东风
  • 陶東風
  •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 文化研究
  • 公共领域
  • 文学理论
  • 公共领域
  • 文化研究
  • 社会理论
  • 批评理论
  • 现代性
  • 后现代主义
  • 知识分子
  • 公共知识
  • 文化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是作者近年来对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思考的一个结晶,收入了作者最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主要论文。他从文学专业角度出发,阐述近年来的文学思潮和理论反思,当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及其个案研究等。此书让我们对西方文化研究的谱系、问题思路,以及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得失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不过,该书真正的着力处不是对一般事实的概述,而是对文化研究的反思批判,其反思批判的独特视角、立场与勇气是其分量所在。在文化研究领域,作者通过对后现代、文学重建等当代热点问题的分析,拂去了其表象的存在,目光直指其内在的底里。作者借助阿伦特的政治概念来重申文学和文化批评的公共性品格,批判文化可能的歧途与堕落,显示了其一以贯之的锐利作风。

作者简介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温岭,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大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港台等地进行学术访问。

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专著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等12部,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化与权力》等。

目录信息

导论 重建政治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上编 文艺思潮·理论反思
第一章 文学的祛魅
附录 学会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就《文学的祛魅》一文回应郭铁成先生
第二章 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当代中国文论若干倾向的反思
第三章 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第四章 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
第五章 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一个历史兼形态学的考察
第六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批判
第七章 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
中编 文化现象·个案研究
第八章 于丹的食利者的快乐哲学
第九章 消费文化中的身体
第十章 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
第十一章 新文学“终结”了吗?
第十二章 脱离了道德底线的暴力展示——国产大片批判
第十三章 游戏机一代的架空世界——“玄幻文学”引发的思考
附录一 也谈“土豆”与“土豆”的生产机制
附录二 就“玄幻文学”等问题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附录三 就“玄幻文学”论争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
附录四 就“玄幻文学”、“80后一代”等问题接受《信报》专访
下编 文学·政治·阿伦特
第十四章 故事、小说与文学的反极权本质——关于阿伦特、哈维尔、昆德拉和克里玛的阅读笔记
第十五章 阿伦特论民族主义
第十六章 阿伦特论本真政治
第十七章 阿伦特论现代世界
第十八章 阿伦特论哲学和政治
第十九章 阿伦特论政治和思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观点不能认同。

评分

有些观点不能认同。

评分

对于典型案例的解读和总体上的观点都很明晰,虽然读后感觉作者应该是个古板又爱教训人的怪老头

评分

不推荐

评分

不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