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1899.2.3-1966.8.24),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傢,戲劇作傢。原名舒慶春,字捨予,滿族,北京人。齣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範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 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錶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歸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其間代錶作有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武漢和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錶“文協”,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並對現代麯藝進行改良。1946 年赴美講學,四年後迴國,主要從事話劇劇本創作,代錶作有《龍須溝》、《茶館》,榮獲“人民藝術傢”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副主席、全國作傢協會副主席及北京文聯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嚴重迫害後自沉於太平湖中。有《老捨全集》十九捲。
《正紅旗下小型的復活》為《老捨小說精匯》係列之一,收錄的是《正紅旗下》和《小型的復活》兩部作品。老捨是一位多産作傢,一生寫瞭一韆多篇(部)作品,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老捨的作品尤以長篇小說著稱,代錶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當他開始創作時,新文學作傢中還很少有人撰寫長篇,他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最早的作者之一,為開拓這種體裁作齣瞭貢獻。而他的中短篇小說也不乏綽約多姿、意味深長的優秀之作,如《斷魂槍》、《上任》、《柳傢大院》、《馬褲先生》等篇,或深沉厚重或幽默風趣或詼諧諷刺,都寫得各有特色,其藝術構思的精緻和題材的寬廣,有的還勝過長篇作品。此外,老捨在劇作方麵也留下瞭許多傳世經典,《茶館》、《龍須溝》等均為中國話劇的扛鼎之作。
作傢老捨多以城市人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老捨能純熟地駕馭語言,運用北京話錶現人物、描寫事件,具有濃鬱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捨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細節真實,再加之語言諷刺幽默,詼諧輕鬆,作品深受人民喜愛。為紀念老捨誕辰110周年,隆重推齣《老捨小說精匯》。
《正红旗下》不是我读的第一本老舍的书,却是最让人放不下的一本。当然,放不下一半因为它传奇的身世:作者还未写完就匆匆谢世,据传当年诺奖曾打算授予本书,正如书最后定大爷家那场没来得及开始的宴会——读者都知道的,一道道菜要流水样上上来,丰盛无比,却偏偏再也看不到...
評分从初中的时候就听语文老师说过老舍的《正红旗下》这本书,当时还不懂书名是什么意思,后听老师解释是满人的编制名称。最近才终于把这本书看了。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从作者自己小时候开始讲起,讲自己的家庭,小时候的事儿。自己的姑奶奶、大姐和父亲母亲。讲了许许多多旗人...
評分投太平湖自尽,尸骨无存 1966年8月24日星期三(农历丙午年七月初九),是老舍书房硬木书桌上的单页年历最后停止翻动的日子。那天早晨,老舍从家里出发,行至太平湖投水自尽。当时老舍住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这座房子是1949年他从美国回来后所购置的。老舍的...
評分几乎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中间几次忍不住发笑,虽不是正统北京人,但自小在北京长大,也见识过老北京人的言谈气派,和北方对各种繁琐礼节的讲究劲,书中情节自是多有触动记忆的片段。但恰是这些记忆,使笑中多少掺杂了苦涩——即使老舍先生似乎努力使笔下的文字显得轻松愉快,...
評分此戋戋小册包含老舍先生两部小说。《正红旗下》大约写于一九六一年底至一九六二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而一九六二年正是学界所谓老舍创作的“空白年”,尝闻此书乃是其偷偷写的,也就是说“空白年”并非空白,此中大可一寻老舍先生的创作心路。...
人物臉譜化-觀點太強——也得益於這二者,刻畫的時代背景和民族性什麼的-很鮮明-
评分正紅旗下前麵好無聊啊,差點看不下去瞭,後麵還可以……
评分如果能夠寫完,《正紅旗下》絕對會超越《四世同堂》和《駱駝祥子》,可惜這部小說如同定大爺準備招待牛神甫的盛宴一樣,還未開始,就戛然而止瞭。
评分算是老捨的自傳體小說吧,正如他老人傢所說,自傳難寫,嗬嗬,淺嘗而止,隻是寫瞭齣生。。。。。。
评分可惜不知王師傅的麻煩最後解決瞭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