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张奇开
出品人:
页数:97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9
价格:38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66957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卡塞尔
  • 历史
  • 设计
  • 艺术史书单
  • 文化产业
  • 卡塞尔文献展
  • 运动
  • 西方艺术
  • 现代艺术
  • 视觉文本
  • 艺术史
  • 美学
  • 图像分析
  • 文化研究
  • 表现主义
  • 抽象艺术
  • 视觉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是一部全面研究文献展的专门著作,对文献展的起源、历史动机。发生背景、运作方式,策展理念、策展人员。组织机构。媒体传播、学术评价,展示效果,展览范围、参展作品以及参展艺术家均。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阐释。除此之外,各届文献展的作品图片与文。献展有关的大量图文资料也作为附录收入其中。《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对文献展整体历史如此详实、深度与全面的理论总结与视觉展示,至今为止,在文献展的发生国——德国,或者说在国际当代艺术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不仅仅只记录和总结T文献展的发展历史,同时它也梳理出了从西方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前言
向卡塞尔文献展致敬
文献之缘
序言
卡塞尔文献展的起源
第一届
展览主题:20世纪的艺术
展览理念:文献展的理念源自一个德国知识分子的境遇
第一届文献展概述
起因
意义诠释
作品
历史比较
展示方式
效课
注释
附录1/波德计划/哈夫特曼:文献展目录介绍
附录2/策展人
附录3/媒体评论
图录
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部分展区平面图
艺术家名单
第二届
展览主题:1945年以后的艺术
展览理念:艺术归于抽象
第二届文献展概述
艺术家、艺术品、艺术道路
艺术——世界语功效
冷战的文化策略
注释
附录1/阿诺特·波德与赫波特·冯·巴特拉:关于第二届文献展的公开言论
维尔勒·哈夫特曼:1945年以后的绘画(第二届文献展画册)
维尔勒·哈夫特曼:1959年7月11日第二届文献展上的开幕词
附录2/媒体评论
图录
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部分展区平面图
艺术家名单
第三届
展览主题:百日博物馆
展览理念:艺术就是重要艺术家的所作所为
第三届文献展概述
作品——展览的灵魂
布展调度
策展人
内部冲突
传媒攻略
政治与文化同时出场
主题与形象运动
改变的组织形式
新的力量
注释
附录1/高端对话:波德教授访谈
附录2/波德:第三届文献展序言
附录3/哈夫特曼:第三届文献展介绍
附录4/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四届
展览主题:国际艺术展
展览理念:迄今为止最有活力的文献展
第四届文献展概述
激荡的时代背景:
转入民主的组织程序
来势汹汹的波普艺术和新面子L出场
躲不开的批评
被关注和忽略的艺术家
历史性的成果
注释
附录1/阿诺特·波德:第四届文献展画册序言(写于1968年5月的最后一周)布洛克的参观者学校
附录2/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五届
展览主题:质问真实——今日图像世界
展览理念:百日事件
第五届文献展概述
左倾文化背景
主题
真是一些令艺术家们感到可怕的命题
作品,势不两立的姿态
组织与策展
定位“百日事件”
批评,来自右翼与左翼的双重夹攻
结尾
注释
附录1/“百日事件”概念诠释
附录2/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致哈尔特·塞曼的一封信
附录3/1972年,第五届文献展主要策展人哈尔特·塞曼就邀请《收租院》群雕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给组委会主席的信
附录4/策展人
附录5/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六届
展览主题:艺术在传媒社会中的身份与定位
展览理念:艺术在传媒社会中的身份与定位
第六届文献展概述
展览印象
第六届文献展的形成
主题与作品
媒体观念
新工具的诞生
文献展引发的对批评的批评
注释
附录1/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关于第六届文献展的公开表述洛塔尔·罗迈和施奈肯伯格:第六届文献展的基本原理施奈肯伯格:第六届文献展目录的前言
附录2/策展人
附录3/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

评分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

评分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

评分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

评分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填补了中文出版中卡塞尔文献展的空白,对每一届的总体介绍还是比较详实的,附上批评的观点比较可贵。不过,图版试图尽可能覆盖大部分展品的作用不是十分大,排列也没什么规律可寻。权当工具书。

评分

对文献展的沿革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每届的作品也比较多,可惜介绍偏少,不适合深入研究

评分

百科全书式的,可惜不够详尽。

评分

不合格的无限清单,方便的卡塞尔文献展入门书籍。作为一个作品都以照片呈现的“视觉文本”,只列出作者名的中英文和作品名的中文,不说明作品是油画、摄影、装置,也未提及规格,造成极大障碍。

评分

这都有,补标,201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