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皇族血统退化与国力盛衰的关系、中国历史的分期等问题。由于本书主要内容写成于1930年代,作者对中国古代兵制尤为关注。作者认为,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未能对中原构成大的威胁,原因在于中原各诸侯国不仅平民当兵,富人、贵族也当兵,近于全民皆兵,军队素质高、战斗力强;而自汉代以后,军队多由流民组成,战斗力明显下降,所以不断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作者推崇文武兼备,认为武德使人坦白光明,而文德之畸形发展会导致中国社会走向病态。本书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著名历史学家。
“春秋大义”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可贵精神,能辨是非、知善恶、分正邪。也正是在春秋时期,士大夫中出现了很多磊落君子,以种种弘扬大义的行为流芳百世。 为什么春秋时代多君子?这里面含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雷海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中,对中国兵制演变和家族、...
评分雷书从最常见的资料中看出别人都视而不见的东西,是真本事。我觉得砖头般的巨著,自然能体现大师功力,比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谢国桢的《明季党社运动考》、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等。但这种小册子却更加难写,原因有三: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学术性不因通俗而打...
评分理想的人格是“文武兼备” ——蠹鱼笔记(12) □/徐强 凡在社会占有地位的人,必须都是文武兼备、名副其实的真君子。非等此点达到,传统社会的虚伪污浊不能洗清。(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蠹鱼案】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两塾师邻村居...
评分武德不兴是中国两千年来去不掉的顽疾。武德不兴的直接原因是贵族阶层对当兵的义务的放弃。本书将中华文化的弊端,归结为缺乏尚武精神,似非厚诬。但作者自己也说过,每个时代对过去历史的总结,都是为现实服务的。30年代的中国屈折于列强的淫威之下,自然是奢谈文治而独唱武功...
评分“忠孝不能两全”,这样的话你一定听过,听过也就听过,却并不真正懂得其中的深层含义。在家尽孝,在国尽忠,这是忠孝的基本含义,忠孝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尽忠尽孝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忠孝不能两全”又是难以跨越的一道咒符。 回想一下,我们是...
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只读了上编中国的兵,下编虽然是很多文章,有些杂,但是写的确实有独到的观点,不愧大家之作
评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只读了上编中国的兵,下编虽然是很多文章,有些杂,但是写的确实有独到的观点,不愧大家之作
评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只读了上编中国的兵,下编虽然是很多文章,有些杂,但是写的确实有独到的观点,不愧大家之作
评分一位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家的经典之作
评分一位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家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