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也值得

人间也值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曹又方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8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028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散文
  • 女性
  • 心灵
  • 经典
  • 好书,值得一读
  • 情感
  • 随笔散文
  • 阿Sam
  • 人间也值得
  • 生活感悟
  • 心灵成长
  • 治愈系
  • 平凡之美
  • 人生哲理
  • 情感共鸣
  • 自我认知
  • 温暖故事
  • 日常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曹又方一生敢爱敢恨,对他人热情而真诚,对自己则深沉而内敛,她以冷静的态度审度生命,以热情的姿态对待万物,她喜欢在心灵的独处之中,思考关于生命的议题。

她向来求一个“真”字,生活喜剧外表下的内核是悲剧,但她从不避讳并坦然接受,在这种大彻大悟大境界的背后,她追求的是一种能够安静对待生命的力量。

生命是个向死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人生是一场不值得的旅行,只有知死而乐生,在生活中真正活过的人,才能活得从容淡定、自在洒脱。

作者简介

曹又方:本名曹履铭,1942年生于上海,八岁随父母移居台湾,曾游学旅居纽约十余年,历任多家杂志与报社总编、海外作家协会会长、出版社发行人,为亚洲最早组织妇女运动及环保运动的提倡者之一,常在海峡两岸演讲并主持广播及电视节目。

早年以苏玄玄、衣娃、金名等笔名撰写小说。1976年发表中篇小说《绵缠》,赢得“张爱玲第二”之封号,之后以“曹又方”为笔名,广为读者知晓,从20世纪80年代起跻身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列。2009年病逝于台北。

目录信息

Chapter 1
诺与谎
其实,人不论贫富,不是总在追求完成一些在别人眼中甚为不值而且荒谬的事么?
门前一道清流
话又说回来,其实,人不论贫富,不是总在追求完成一些在别人眼中甚为不值而且荒谬的事么?
一片丹心归于谁?
一切的本源还是自己。回到自己心中,以那个最真实古老的自我为出发点,并处理好生活周遭的关系,好好生活就足够了。最终我们会发现,只有从生命本身获致的快乐最为完整。
歌与咒
姑且不论人世并无永恒欢乐的可能,人生不过是处在一连串的危机与炎厄之中,永无宁日,何况即使真的能够时时与幸福同在,怕也会烦腻致死。
诺与谎
只要不“轻诺”,便不“许诺”,这样的人生也未免太计较、深思和无趣了。我怕也做不来的。
陌生
问题是漂泊的人向往故乡的安定温暖,而居家的人,又总渴想离乡流浪,这是人世永远不能解决的矛盾。
好个捉鬼夫
不戮力向自己内心的幽明地带深深挖掘,便无法将骨架与血肉相连,去成功地塑造出艺术上的真实。
牛蛇杂谈
即使是一个牛鬼蛇神的世界,我却仍然要不死心地秉承伊始那个夭真美好的标准做人。
空屋杂感
再加上,只要天气一晴好,便会到百来尺外的小池塘之畔去散步或晒上半日太阳,就这么把心修好了,竟还真不用去修房子呢!
乡愁变调
寻根的人,怕是寻着了也接不上这枝变种的枝桠……归得故乡,也难免不是个异乡人!
故事
这当儿尽管人们都喜欢说故事、听故事,但是如果要自身化做主人翁,终其一生来成就一个好听的故事,怕是说什么也不会干的吧?

当一个人能够将矛盾化除的时候,自然能够找出属于自己人生的意义,而这个时候,每一件事物也都会有了定位,就用不着横冲直撞去营求,这样的境界就算与涅槃相去甚远,也至少是安然自得了吧?
年节
对于这人间粉饰起来的太平和欢乐,又怎能不令人哀戚忧心呢?就拿我自己的修心来说吧,大不了救了一己的平安,于这个世界又何能发生丝毫的作用?
谈色彩
我不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色彩,但是,它的丰饶和繁复都是必然。而在彩色的世界里,我们究竟对色彩知道多少呢?值得我们去发觉开采的一定是渺无止境的吧?
Chapter 2
自在
百年也不过三万日,相去又有几何?
翻越一座山
每当生命操在别人手中的时候,我常会想到肉身都会死,百年也不过三万日,相去又有几何?
人间夕照
至少,我认为可以活得从容一些、潇洒一些。放眼望去,周边也多有未把年龄放在心上,活得怡然自得的人。老来,不怨不卑,能够用自然态度顺养天年的人,才算高人。
夏日最后的玫瑰
理智上任谁也明白人也像花朵一样,总归会落得一个入土化泥的结果,曾经有过盛开、盛年的局面,便也算是完好,然而在情感上如何能狗避开那荒寒、孤独的侵蚀,这才是真正令人难堪之处呢?
自画的句点
原来,大至思想艺术,小至保命延种的本身,竟然全是通过死亡来完成的。认为存在的万物不过是由生至灭,死后归诸乌有的人,可谓是单纯愚騃之极度。
自在
自在,得有自己存在。
端阳思绪
如果,再一个屈原到现在那么远,我们的子孙不知是否还庆祝这个节日,而那时候,屈原的名字,不知又会跟什么事物连在一起。也不知会不会也有许多像我一般的女人,在恨着许仙的薄幸和无能。
草莓遗事
作家的幸福除了缘于创作,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途径,而创作毕竟只能是来自孤独,并且属于孤独的。
身后事
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确需要发挥人生至高的智慧。
再活一次
我下辈子还要做个中文作家。属于中国的光荣与悲哀值得用两辈子去体会不说,光是那成亿上万的读者就够令人着迷兴奋的了。这么想来,重蹈覆辙又何妨呢?
寻找火源
唯有阅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相投的作品才能唤醒自己身上原有的特质,进行发生交感,产生功能。也唯有这类书籍,才是一个作家所应该寻找的真正火源。
Chapter 3
宁为爱者
所谓爱的回报,也只是爱情的本身
爱情
尽管人们的体悟不同,然而“真”的确是对人对事的第一要件,这怕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人能够“真”总是接近善和美了。人能真,当然也就会有真情。
初恋
初恋的爱,能够纯美便是基于不沾尘俗,不求酬报。因为爱的酬报,不是其他,只能是爱。没有条件的爱,才是深刻的爱。
回报
正是因为我们珍惜感情,我们才不浪掷感情。然而,所谓的爱的回报,也只是爱情本身。
孤独与爱
人们不妨把独处的能力,当作一种自我修炼。也许,当一个人毫不畏惧孤独的时候,他才充分具备了爱的能力。
不是盲目
我们爱,不是盲目,乃是因为我们确信自己所爱的人,值得我们去爱。
液体的爱情
真正的爱是一种永不疲倦的本能,是我们永恒趋向对方,能相互体验彼此人格里最为沉潜的部分。不能定于一的人,终致一无所得。
宁为爱者
第一次了解到做为一个“爱者”的精义,于我心中充满着重新坚定起来的虔诚。使人顿悟了纯洁,不是没有爱过,而是懂得了爱。
从私奔说起
爱情的成功也和其他的事物一样需要胆识和奋斗。而且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到达结合,尚在于实现的结果。
从前世走来
在古老的恋爱永远更新的生命里,恋人们积聚着恒古的一切哀荣、记忆,以及各时各地诗人的恋歌,凝结成一个爱情,互相奉献。
失恋
将爱情视为人生唯一的事,无疑地亦与那些轻贱爱情的人一样愚蠢。爱情乃是出于双方自由的选择,强迫性的行为根本无法囿有爱情。
结局
然而,无论人生还是爱情,并不在于如何死,也不在于结局,而是在于对待的态度是什么。在爱情上,最为主要的则是曾经爱过。
Chapter 4
送行
一个人成熟了以后,一定会重新肯定他的过去和所有的亲人
青果
一个人成熟了以后,一定会重新肯定他的过去和所有的亲人
父亲
尽管我不再多有听父亲说故事的福分,但是有幸成为这样一位父亲的女儿,而且不论多大,依然还是他心目中的女儿,已经是一件旁人无法选择的大福惠了。
看戏
不求甚解之中,竟然也有某种难以喻说的满足快乐。
送行
真正的爱,也还是难舍难分,倒叫人感着凄凉。
念旧
在这无常的世间,又有何种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唯独留存下了记忆,也是执着得徒然了!
可怜的缘会
人间万事皆是缘,无除是有心还是无意都算是缘。
诗人与花
这种游戏充满了想象力,而且步步向答案追索逼近的情致也十分有趣。
名字
有那么好听声音的女孩,也真配有这么别致清洌的名字。
走失一只猫
养猫和对于艺术、乃至生命的爱情一式一样,总不能够因为怕烦恼与痛苦就放弃了的。
生活图景
食色乃人之大欲,色欲可去,食欲却非填不可。活着为吃,和吃着为活,毕竟是两般态度。
Chapter 5
山之喜
追溯过往的欢乐,那些能够从记忆里蹦跳出来的,让人同甘反刍的,却也算是纯然的快乐了
花事
属于花的故事和记忆信手皆可拈来,但是稍做归纳功夫,便可以发现到,凡是有花的时日,那段生活必定是欢娱而令人怀念的,有了这种觉悟,亦觉花的动人和可爱了。
山之喜
在这高山仰止的刹那之间,虽然不无孟浩然的古往今来、天地悠悠之叹,但是苍然泪下却未免仍然囿于有我之境,在那一刹那间,我却彷佛从广袤无穷的时空中消失了。
仰望天星
这时我倒觉得想不开的时候,只要在夜晚仰望一会儿天星,大概什么都释怀了吧?
春意
在一个漫长宁谧的冬天之后,静观大地重新又缓缓涌起了生机,于是自己也像一只春天的猫蠢蠢欲动起来,随着花红柳绿,也想炽烈地再活一次。
寻柳赏樱
可是,迅速开落的樱花,和人们所追求的换了原本是短暂的本质,却不禁令我内心有点儿凄楚起来了!
秋后
四季里,我是偏爱秋天的,我向往那种落叶、秋风色色的空冷杂象,因为这种景象会令我整个的苏活起来,混身长满了触须,感觉灵敏,充满了情思,动不动就会流浪。
驻守一季秋
秋的特质,便是在宁淡之中,含有一种令人欲泪的深刻的美。
月访山茶
知道生命残缺,仍然一本初衷地爱,不能不说是修炼方能得来的福慧啊!
树的风情
我发现自己是个很易于感动的人,而且能够感动我的事物,往往都会形成一种感伤的型态,也可以说是一种旷古的悲凉感觉,我以为能够常常被这种感情漫淹濯清一番,“自我”就会更清晰一些。
武陵过客
世界上许多有幸在四处遨游的人,他们也只不过到了该处便算数,更有人以在某地的招牌标志下拍张照便了事的,这种人真是可怜,同时也愚蠢到走遍千山万水却依然故我,尽是些刀枪不入标准的冥顽石人。
走在干河床上
水云山庄之行最可人的不是山庄的本身,而是那一条山路委实令人心旷神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别人都祝你快乐,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一、值得不值得 相比于虚构类作品,我更偏爱散文和书信集。小说通过虚构和想象创造理想世界或揭露现实丑恶,但是散文和书信是基于个人当下真实的发生而做的真实记录。这些对生活和感悟的真实记录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和思...  

评分

初闻曹又方,是因为她在身前为自己开了一场别样的“追悼会”。那是在2001年,她被通知患癌后的第3年,她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风风火火的生活着。 她说,“每一次告别式,大家都会把最好的话、最好的评语给死者,那我情愿活着听这些话,也不愿意死了再听。” 一个...  

评分

别人都祝你快乐,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一、值得不值得 相比于虚构类作品,我更偏爱散文和书信集。小说通过虚构和想象创造理想世界或揭露现实丑恶,但是散文和书信是基于个人当下真实的发生而做的真实记录。这些对生活和感悟的真实记录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和思...  

评分

十年前,台湾著名女作家曹又方病逝于台北,震惊文坛,她曾与癌症相斗争十年,是台湾的一代传奇,无论是她病前的敢爱敢恨、随性洒脱,还是她病后的淡定从容、积极应对,她的故事都曾令无数人动容。 柏杨说曹又方充分证明自己是独立自主的灵魂。 朱西宁说她小鸟不依人。 孟东篱说...  

评分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每个步履匆忙的行人脸上都写着焦虑。他们的眉间心上,愁房贷车贷学位房,愁自家的孩子成绩不够好,愁今天发下来的工资还不上昨日剁的手。 每个人都在奋力往前往前再往前,一边忙碌却又一边迷茫,慌张、不知所措,被欲望裹挟着,在滚滚红尘城市灯火中迷失...  

用户评价

评分

知道曹又方是在中学时代,偷看我家的禁书《台港文学选刊》,在那一期期杂志中认识了曹又方,李昂,龙应台等一大批台湾作家,看得如醉如痴,领略到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

评分

来自好友的赠书,好友在微信里说:“你一定会感同身受。”听她的语气,我已经摩拳擦掌等不及了。翻一遍目录,估计是指《走失一只猫》,好是好,其实我喜欢的是《人间夕照》,曹又方讲寿多则辱,写王国维沉湖,“五十之年不堪再辱”,虽是老梗,也有新意。然后,真正好看的是孟东篱写的后记,孟东篱是谁?勾勾才知道这孟是台湾著名的风流才子,到处留情,而这篇《我所认识的曹又方》是他2009年为曹又方写下的悼词,五个月后,孟东篱也因病去世。 孟东篱说曹又方“白皙的皮肤不老的脸,笑起来却满是皱纹。你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聪明的像只狐狸,甚至你会觉得她很‘精明’”。我的阅读感受是,作者确实精明如狐狸,擅长变身,一本书有好几种文风,有的做作雕琢,有的清新坦诚,有的形容不出……打五星,因为孟东篱悼词的加持。

评分

公交车上读完。 人间值得,有所期待。

评分

比起人间不值得,我更喜欢曹又方的人间也值得。读到她写的《夏日最后的玫瑰》、《自画的句号》、《身后事》都是在讲死亡,大概因为我还没有克服怕死这一关,很留意她说死才是万事万物的归宿,真正的大寂。说到那些自裁的作家艺术家们,她说有些羡慕选择了自己认为适当的时机赴死的艺术家。又写了亲人的离开和自己的死,带着玩笑的口味,却又很惆怅。读完我一查,曹老师有十年抗癌经历最后因心肌梗塞去世,倒觉得她还是爱热气腾腾的生,正是因为割舍不掉人世才说羡慕那些年纪轻轻就敢了断的人吧。生命是个向死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人生是一场不值得的旅行。 喜欢她说,别人都祝你快乐,我只愿你,游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因为太怕死,我每天只好抱着“没有明天”的决心好好活。

评分

自我居家隔离的14天,细细品读了这本散文集,比我预期的要好看,文笔温和却包含哲理。 通过网络上的搜索,我发现曹又方有个作家儿子叫李炜,也是我曾读过的东野圭吾《幻夜》的译者,突然觉得好奇妙! 没有人一开始就知晓人生的答案,而生命的意义也正在于追寻。——曹又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