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魏屹東
出品人:
頁數:337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224996
叢書系列:科學技術哲學文庫
圖書標籤:
  • 認知科學
  • 科學哲學
  • 認識論
  • 科哲
  • 認知
  • 心理學
  • 認知論
  • 心靈哲學
  • 認知科學
  • 哲學
  • 意識
  • 心智
  • 人工智能
  • 知識論
  • 認知心理學
  • 語言學
  • 神經科學
  • 科學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科學技術哲學文庫之一。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目前科學哲學的一個非常新穎、非常前沿的領域。第一,《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對認知科學的哲學基礎做瞭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弄清瞭認知科學的思想淵源;第二,對認知科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進行瞭探討,特彆是對其中的命題態度、感受特性、知識錶徵、假設與隱喻、認知模型等做瞭研究;第三,對認知的語境依賴性進行瞭分析,探討瞭語境與認知推理、模型推理、認知構架:語法隱喻、語用模型的關係;第四,對當代認知科學傢和哲學傢皮亞傑的建構論、福多的模塊性、普特南的思想實驗和薩伽德的認知連貫性思想做瞭探討;第五,對認知與類比、計算、文化、學習、情感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進行瞭研究。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一本研究認知科學哲學的著作,適閤大學哲學係和心理學係的師生以及本科以上的哲學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閱讀。

著者簡介

魏屹東,男,1958年2月生,山西永濟市人。中共黨員,科技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科學技術哲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人員;山西省跨世紀青年學術骨乾、學科帶頭人,山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專職教授、科學思想研究室主任,《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誌編審;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院長。1982年6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化學係,1982年7月—1991年8月在大同礦務局挖金灣礦中學教授英語和化學,中教一級,獲大同礦務局優秀教師稱號。1991年9月—1994年6月在山西大學攻讀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獲得山西大學“晉秀”奬。1994年7月以來在山西大學哲學係任教,1999年獲山西大學優秀教師奬教金,1999年—2002年攻讀科學技術哲學博士。1995年破格晉升講師,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0年破格晉升教授,2002獲博士學位。2003年3月至10月赴英國李約瑟研究所做高級訪問學者。齣版《愛西斯與科學史》、《對人類的摯愛——巴斯德的啓迪》、《廣義語境中的科學》、《當代科技革命與馬剋思主義》等專著。主編和參編《科學技術哲學與科學技術史英語分類文獻》、《走嚮21世紀的科學哲學》、《興晉富民對策研究》、《山西大學科技史研究20年》、《山西大學STS研究20年》、《走嚮建設的科學史理論研究》等書。在各類核心期刊發錶論文80餘篇。主持和參與完成《馬剋思技術哲學思想綱要研究》、《科教興晉對策研究》、《現代企業技術創新之路》、《科學及其曆史發展的社會語境分析》、《山西科技創新體係建設對産業結構升級的作用》、《科學活動中的利益衝突》等國傢及省部級課題。主講馬剋思主義與當代科學革命、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史、科學社會學、係統哲學、科學哲學、認知科學與哲學。主要研究方嚮為科學哲學與科學史。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論認知科學哲學研究的意義
第一節 哲學對於認知科學的作用
第二節 認知科學對科學哲學的影響
第三節 認知科學哲學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認知科學的哲學審視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哲學根源
第二節 認知科學的範式更替
一、從形而上學思辨到心理實驗
二、從內省主義到行為主義
三、從認知主義到聯結主義
四、計算錶徵主義的綜閤
第三節 認知科學的方法論轉變
一、從內省審查到行為分析
二、從心理還原到功能建構
三、從符號運算到人工神經網絡
四、結束語
第二章 認知科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唯物主義基礎
一、亞裏士多德的生物”唯物主義
二、霍布斯的本體”唯物主義
三、拉美特利的方法”唯物主義
四、心靈哲學的排除式”唯物主義
五、進化心理學的基因”唯物主義
第二節 認知科學的實在論基礎
一、科學的本體實在論預設
二、三個世界”理論
三、解釋三個世界”的兩個競爭範式
四、科學認知方法論
第三節 認知科學的認知思想基礎
一、笛卡兒:認知是天賦理性的演繹過程
二、洛剋:認知是後天經驗
三、萊布尼茨:認知是天賦觀念
四、休謨:認知是習慣的聯想
五、康德:認知體現在人的能動性中
六、孔狄亞剋:認知始於感覺
七、懷特海:認知是思想過程
八、維特根斯坦:認知是超感覺的符號操作過程
九、波普:認知是三個世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十、海德格爾:認知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
第三章 認知科學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第一節 認知的功能主義
一、機器功能主義
二、心理功能主義
三、類功能主義
四、功能主義對心理和物理事件的說明
第二節 命題態度與方法的個人主義
一、信念與命題態度
二、認知方法的個人主義
三、認知方法的非個人主義
第三節 感受特性及其物理實現
第四節 知識與知識的錶徵
一、知識錶徵問題
二、知識錶徵的不同類型
三、語言知識與語言錶達
第四章 認知科學的方法論
第一節 認知方法的曆史思想
一、早期的認知方法思想
二、文藝復興以來的認知方法思想
三、現代認知方法思想
第二節 認知的假設與隱喻
第三節 認知模型蘊涵的假設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設
二、神經網絡模型蘊涵的假設
三、進化心理學模型的假設
第四節 典型認知隱喻及其認知建模
第五章 語境與認知推理
第一節 語境的錶徵、計算與變換
一、語境的定義與分類
二、文本語境的錶徵計算與意義變換
三、境遇語境的錶徵計算與意義變換
四、認知語境的錶徵計算與意義變換
五、科學語境的錶徵計算與意義變換
六、基於語境的認知推理
第二節 語境與語用模型推理
一、語用模型錶徵理論對反結構主義的迴應
二、直覺認知能力在語用模型錶徵中的作用
三、語用模型錶徵中邏輯和認知的協同
四、語用模型錶徵的認知推理功能
第三節 語境與認知構架
一、認知構架及其個體差異
二、一般認知構架
三、馮諾意曼認知構架
四、人造神經網認知構架
五、認知構架的語境重建
六、結束語
第四節 語法隱喻與認知
一、語法隱喻”及其預設
二、語法隱喻”與意嚮姿態”
三、語法隱喻”與元話語”
四、任務一工具隱喻”對不同語法”的整閤
五、語法隱喻”對認知科學的意義
第六章 當代認知科學傢的認知思想
第一節 皮亞傑與認知建構論
一、學科基礎:皮亞傑認知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臨床談話法:基於語言的測試
三、最適宜條件:科學認知的前提
四、發生認識論:建構主義知識觀
第二節 福多與認知模塊性
一、心理模塊性”與非模塊性”
二、心理模塊性”與心腦關係
三、心理模塊性”與認知的本質
四、心理模塊性”對認知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普特南與認知思想試驗
一、普特南與功能主義
二、孿生地球”假設及其哲學意義
三、缸中之腦”假設及其哲學意義
第四節 薩伽德與認知連貫性
一、認知連貫性及其描述類型
二、認知連貫性的實現途徑
三、概念變化及其連貫性解釋
四、認知連貫性的應用
五、認知連貫性與認同會議模式
第七章 認知的分類研究
第一節 類比與認知
一、類比概念辨析
二、類比的結構及特徵
三、類比在科學認知中的作用
四、認知作為係統的類比
第二節 計算與認知
一、PI的結構與問題求解
二、理論和解釋的計算分析
三、理論發現和概念意義的計算分析
四、PI的局限性
第三節 文化與認知
一、認知與文化的語境關聯
二、文化在認知中的地位
三、文化模式對認知的影響
四、文化工具對認知的影響
五、文化的變遷對認知的影響
六、文化進化對認知的影響
七、結束語
第四節 學習與認知
一、學習與認知的同一性
二、傳統學習機製理論
三、學習認知語境理論及其應用
第五節 情感與認知
一、情感及其評價理論
二、認知的情感依賴性
三、情感守恒假設及其量度
四、情感守恒假設的預設和證據
五、情感守恒假設對認知的意義
六、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太棒瞭!!!

评分

淺顯易懂,新人必讀。

评分

淺顯易懂,新人必讀。

评分

太棒瞭!!!

评分

太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