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製史

中國法製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葉孝信 編
出品人:
頁數:442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
價格:4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90638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法律
  • 教材
  • 葉孝信
  • 曆史
  • 法律史
  • 喚影樓藏
  • 曆史法學
  • 中國法製史
  • 法律史
  • 古代法律
  • 法製發展
  • 曆史法學
  • 中國法律
  • 司法製度
  • 法律演變
  • 法典研究
  • 法製傳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法製史(第2版)》按照曆史朝代順序,全麵介紹瞭中國有史以來法律製度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和主要內容,以及在曆史的不同階段中國法律製度的基本特色。書中吸取瞭近年來中國法製史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加強對於中國古代法律製度中有關民事財産製度方麵內容以及司法訴訟方麵內容的介紹和總結。在體例結構上設置瞭“本章要點”、“資料”、“解說”、“案例”、“人物”、“插圖”、“本章小結”等欄目形式,通過對史料的引用、法律現象的解說、典型案例的列舉和古代法官事跡的介紹,幫助學生在接受授課和閱讀教材後確立法治意識,提高認識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國法律文化和法律傳統。

著者簡介

葉孝信,男,福建建甌人。生於1927年10月。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係。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先後任教於華東政法學院、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法律學係。曾任復旦大學法律學係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論著有《試論唐律疏議》(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奬),主編有《中國法製史》(全國自學考試教材)、《中國法製史自學考試大綱》、《中國法製史自學考試指南》、《中國民法史》(獲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奬)、《中國學術名著提要·政治法律捲))等著作,譯作有《第三世界的社會主義》、《布熱津斯基言論選》等。

郭建,男,上海人。生於1956年9月。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1982年7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85年復旦大學法律係法律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復旦大學法學院。主要論著有《中華文化通誌·法律誌》(第一作者)、《帝國縮影》、《中國法文化漫筆》、《師爺當傢》、《中國財産法史稿》等。譯作有《日本民法債權總論》、《英美法》等。

姚榮濤,男,上海人。生於1949年7月。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1982年7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85年復旦大學法律係法律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復旦大學法學院。1989—1991年,先後為日本東京大學、慶應大學訪問學者。主要論著有《國脈如縷·宋朝興衰啓示錄》、《中華文化通誌·法律誌》(第二作者)等。譯作有《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八捲)、《日本民法概論·IV·契約》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中國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時期的初步發展(約前21世紀-前11世紀)
第一節中國法律起源的特點
一、起源時代的法律與國傢
二、中國法律起源的特點
第二節夏商時代的法製
一、夏朝的法製
二、商朝的法製狀況
第二章西周的法製(前11世紀-前771)
第一節法製指導思想
一、敬天保民、明德慎罰
二、親親、尊尊和有彆
第二節法律形式
一、禮
二、成文法規
第三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宗法製
三、婚姻製度
四、繼承製度
第四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刑法的基本原則
二、刑罰製度
第五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井田製”田
二、動産的私有權
三、契約製度
第六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司法程序
三、貴族官僚在司法中的特權
第三章春鞦戰國的法製(前770-前221)
第一節法律形式的轉變
一、公布成文法的潮流
二、創建成文法典
第二節法律製度內容的變化
一、社會等級大變動
二、刑事法律的變化
三、承認土地私有製
第三節司法製度的變化
一、司法機構
二、審判製度
第四章秦國及秦朝的法製(前356-前206)
第一節商鞅變法
一、運用賞罰手段推行農戰政策
二、剝奪舊貴族的特權
三、改法為律,擴充法律內容
四、明法重刑,奬勵告奸
第二節法製指導思想
一、“一斷於法”法
二、法律必須公開
三、輕罪重刑
第三節法律形式
一、律
二、製、詔與令
三、式
四、廷行事
五、法律解釋
六、其他
第四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婚姻法律製度
第五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有關定罪量刑的通例
二、刑罰製度
三、主要罪名
第六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土地私有權
二、債權關係
第七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與審判製度
第五章兩漢的法製(前206-220)
第一節法製的指導思想
一、漢初以“黃老”學派為主的法製指導思想
二、經改造後的儒傢法律指導思想
第二節法律形式
一、律
二、令
三、科
四、比
第三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傢族製度
三、繼承製度
第四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刑法原則以及通例的變化
二、刑罰製度的重大改革
三、主要罪名
第五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所有權
二、契約習慣及法律
三、損害賠償
第六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製度
三、審判製度
四、其他製度
第六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法製(220-581)
第一節法律形式
一、律的演變
二、令的發展
三、科和格的變化
四、其他
第二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婚姻及傢庭製度
第三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維護貴族官僚法律特權
二、確立“重罪十條”名目
三、刑罰製度的變化
第四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土地製度
二、契約與債
第五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製度
第七章隋唐五代的法製(581-960)
第一節承前啓後的隋朝法製
一、《開皇律》和《開皇令》法
二、《大業律》和《大業令》法
三、隋朝法製總的特色
第二節唐初的法製指導思想
一、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
二、立法要求寬簡、劃一、穩定
三、執法要求審慎
第三節唐朝的法律形式
一、律
二、令
三、格
四、式
五、其他
第四節唐朝的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成丁年齡
三、婚姻製度
四、傢庭製度
五、繼承製度
第五節唐朝的刑事法律製度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則和通例
二、刑罰製度
三、主要罪名
第六節唐朝的財産法律製度
一、所有權
二、契約製度
三、損害賠償
第七節唐朝的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製度
三、審判製度
第八節五代的法律製度
一、立法方麵的發展
二、法律內容的主要變化
第八章兩宋的法製(960-1279)
第一節法律形式
一、律和《宋刑統》法
二、敕與編敕
三、令、格和式
四、例
五、條法事類
第二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宗族製度
三、婚姻製度
四、繼承製度
第三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刑法基本原則
二、刑罰體係
三、主要罪名
第四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所有權
二、契約製度
第五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審判管轄
三、訴訟與受理
四、證據
五、審判方式
六、申訴、復審和死刑復核
七、其他司法製度
第九章遼、金、西夏、元朝的法製(916-1368)
第一節遼國(契丹)的法律製度
一、立法概況
二、刑事法律製度
三、司法製度
第二節金國的法律製度
一、立法概況
二、刑事法律製度
三、司法製度
第三節西夏的法律製度
一、立法概況
二、刑事法律製度
三、財産法律製度
四、訴訟與審判製度
第四節元朝的法律製度
一、法製指導思想
二、立法概況
三、身份法律製度
四、刑事法律製度
五、財産法律製度
六、訴訟與審判製度
第十章明朝的法製(1368-1644)
第一節明初法製的指導思想
一、刑亂國用重典
二、法貴簡、嚴
三、明刑弼教
第二節法律形式
一、《大明律》法
二、《大明令》法
三、“大誥”與“榜文”法
四、問刑條例
五、會典
第三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成丁年齡
三、婚姻與傢庭製度
四、繼承製度
第四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定罪量刑的通例
二、刑罰體係
三、犯罪與刑罰的主要特點
第五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所有權
二、契約製度
三、損害賠償
第六節訴訟及審判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製度
三、審判製度
第十一章清朝的法製(1644-1911)
第一節法律形式
一、律
二、例
三、會典
四、對少數民族的立法
五、省例
第二節身份法律製度
一、社會等級
二、宗族製度的發展
三、繼承製度的發展
第三節刑事法律製度
一、刑罰製度的發展
二、定罪量刑的主要特點
第四節財産法律製度
一、旗地旗産的設置和保護
二、典權製度的發展
第五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審判製度的特點
三、司法主權在近代受到侵害
第六節太平天國法製
一、立法概況
二、法律主要內容
第七節清末改製
一、修律活動
二、預備立憲
第十二章中華民國的法製(1912-1949)
第一節孫中山對於民國法製的設想
第二節法律體係
一、“六法全書”成文法體係
二、判例和解釋例
第三節立憲活動及憲法
一、辛亥革命時期(1911-1912)
二、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6)
三、廣州、武漢國民政府時期(1925-1927)
四、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366
第四節民法以及商法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民商法
二、《中華民國民法》的公布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商事立法
第五節刑法
一、1912年《暫行新刑律》和北洋政府的刑事特彆法
二、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舊刑法”法
三、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新刑法”法
四、南京政府的刑事特彆法
第六節行政法
一、行政救濟
二、自治法規
三、土地法
四、勞動法
第七節司法製度
一、司法機構
二、民事訴訟法
三、刑事訴訟法
四、領事裁判權問題的解決
第十三章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法製(1927-1949)
第一節有關政權建設的法律文件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政權建設法律文件
二、抗日戰爭時期各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法律文件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政權建設法律文件
第二節土地立法及政策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革命法律
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土地法規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土地立法
第三節刑事立法及政策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肅反法規
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刑事立法和政策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刑事立法和政策
第四節婚姻立法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婚姻立法
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婚姻法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婚姻法
第五節勞動法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勞動法
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勞動法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勞動法
第六節司法製度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司法製度
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司法製度
三、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司法製度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幾本中法史中比較喜歡這本,無論是裝幀還是內容。

评分

挺想死。????

评分

比預想中好多瞭。

评分

可讀性很強的法製史教材

评分

夏天昏昏欲睡的中法史 =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