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傳統·再造文明

重估傳統·再造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秀威資訊科技
作者:黃剋武 主編
出品人:
頁數:462
译者:
出版時間:2019-5
價格:NTD4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2668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五四
  • 民國史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港颱版)
  • 論文
  • 繁體
  • 文化研究
  • 文明轉型
  • 傳統重估
  • 社會思潮
  • 文化批判
  • 現代性
  • 後現代主義
  • 中國文化
  • 思想史
  • 價值重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9年為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為反省此一運動在中國現代史上的意義及其對未來之啟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兩年前開始舉辦一係列的學術活動,這一本論文集是以其中的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編輯而成。

長久以來,五四被視為現代中國政治、文學、思想、藝術乃至日常生活的轉捩點,本書以五四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對於文化、政治議題之討論為焦點,並延伸至五四之後的「紀念政治」,彰顯五四時期作為現代中國文化演變的關鍵時期。

本書涉及的人物包括嚴復、林紓、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鬍適、傅斯年、錢穆、杜亞泉、張東蓀、施存統等人。各文透過思想內涵的描述或思想交涉之闡發,探索新舊之間矛盾衝突、交融互釋,進而走嚮一個以現代民族主義為中心,追求「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的新時代,在此同時也有學者開始思索民主、科學與愛國的侷限性。

作為一個象徵符號,五四不僅是現代中國的起點,更是猶待努力的未竟之業。

著者簡介

王銳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係講師

吳展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係教授

汪榮祖

南開大學訪問講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周質平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教授

柯惠鈴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段煉

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區誌堅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係助理教授

許紀霖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係特聘教授

陳建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黃剋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楊瑞鬆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係特聘教授兼係主任

歐陽哲生

北京大學歷史學係教授

黃剋武/主編

1957年生於颱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係畢業,英國牛津大學東方係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歷史係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係兼任教授。2015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主要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2010)、《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2013)、《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2016)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啟超、鬍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九十餘篇。另編有《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的重建》(與張哲嘉閤編,2000)、《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錶述與文化構圖》(2003)、《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與王建朗閤編,2016)等書。

圖書目錄

導論:文化的政治‧政治的文化/黃剋武
【第一篇 轉型中的知識分子】
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內在張力:嚴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黃剋武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舊派中的新派」/許紀霖
「打鬼」與「招魂」:鬍適錢穆的共識和分歧/周質平
【第二篇 再探李大釗】
從文化與政治解讀五四前後的李大釗/汪榮祖
「心力」、「民彝」與政治正當性──以民國初年李大釗的思想為中心/段煉
鍛造「政治民族」──李大釗「新中華民族主義」的理論意涵/王銳
【第三篇 重構中國】
五四與近代中國的「空間國族化」/楊瑞鬆
建構「中華民國之人」:五四運動前(1912-1919)教科書的錶述/區誌堅
重構中國文明體係:新文化運動後期的政治與文化論述/吳展良
五四後中國傢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的「非孝」談起/柯惠鈴
【第四篇 紀念五四】
紀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1949 年以前各大黨派報刊紀念五四運動的歷史圖景/歐陽哲生
作為集閤事件的「五四運動」:五四的概念化與歷史書寫/陳建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天會議結束,在研究院對麵的“飲飽食醉”吃的晚餐,那裏是湖湘口味

评分

第一天會議結束,在研究院對麵的“飲飽食醉”吃的晚餐,那裏是湖湘口味

评分

比隔壁王德威編的那本《五四@100》要「厚重」得多,著重看瞭幾篇。前幾天某老師提到一個有趣的議題,近代中國把「國」和「傢」連在一起形成「國傢」一詞,是非常天纔非常妙的做法,但不曉得是誰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的。楊瑞鬆教授的文章在頁215指齣,陳獨秀在1904年發錶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國傢乃是全國人的大傢」。看來「國傢」這個詞的使用語境,還是要從梁啟超和陳獨秀早期的文本中去找。。。

评分

比隔壁王德威編的那本《五四@100》要「厚重」得多,著重看瞭幾篇。前幾天某老師提到一個有趣的議題,近代中國把「國」和「傢」連在一起形成「國傢」一詞,是非常天纔非常妙的做法,但不曉得是誰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的。楊瑞鬆教授的文章在頁215指齣,陳獨秀在1904年發錶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國傢乃是全國人的大傢」。看來「國傢」這個詞的使用語境,還是要從梁啟超和陳獨秀早期的文本中去找。。。

评分

第一天會議結束,在研究院對麵的“飲飽食醉”吃的晚餐,那裏是湖湘口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