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網絡的視角分析瞭科學知識的産生、傳播與擴散,是科學社會學以及創新傳播研究必讀的書。
戴安娜·剋蘭(Diana Crane):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曾任美國社會學會文化社會學分會主席。她最近的著作有:《前衛的轉變:紐約的藝術世界,1940—1985))(1987)、《文化的生産:媒體和都市藝術》(1992)。此書是其成名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科學知識的增長就是思想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一種擴散過程。
评分科學知識的增長就是思想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一種擴散過程。
评分書名文藝,但內容是定量的。對瞭解科學社會學這個領域有所幫助,但整本書看下來,似乎能記住的主要是書名。作者對Price和Kuhn都挺看重,引用瞭不少他們的觀點。對知識社會學(如曼海姆)很有些看法,畢竟搞實證研究的,不怎麼看得上形而上。第八章有個很霸氣的題目,叫“走嚮文化社會學”,試圖將“範式”“社會圈子”和“無形學院”三個概念進行統一。迴頭再慢慢體會此中深味。
评分除瞭劉老師翻譯的部分,其他的太生硬瞭……定量與理論結閤的典範。
评分知識在科學共同體的擴散。在為讀書報告而讀的書中,為數不多的認真閱讀的書之一~謀爺~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