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求从春秋的二百多年中的第一年隐公元年入手,配合《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以及后世学者对《春秋》的形形色色的解读中,阐释圣人的微言大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圣人的本意?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春秋大义”?历代的解读都是与解读者的立场、历史背景、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这部以隐公元年为评述对象而阐发的“春秋大义”,是一部见微知著的中国思想史。
内容很有意思,细节充分,旁征博引,失之有些散漫。 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希望继续加油。跟第一本一样,有些引述原始人的资料,我觉得未必就有说服力,还有一开始精彩,后来就写散了,有些虎头未豹尾的感觉。 其实评论不必要这么长的,我究竟也不是写手,只是一个喜...
评分从没有想到读经是如此有趣的事情。特别是跟着好熊把中外古今的书“读通”后,好像打通任督二脉般的畅快。 自序里说到为了出版挥刀自宫的事。所以书里有太多点到为止,或者说欲言又止的地方。没有看过天涯上的帖子,大致也能猜出砍掉的是些什么。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出版方的...
评分从没有想到读经是如此有趣的事情。特别是跟着好熊把中外古今的书“读通”后,好像打通任督二脉般的畅快。 自序里说到为了出版挥刀自宫的事。所以书里有太多点到为止,或者说欲言又止的地方。没有看过天涯上的帖子,大致也能猜出砍掉的是些什么。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出版方的...
考据,漫山遍野的考据。没有小学底子就想读经果然是不靠谱的事。别以为下笔不跳脱不放荡我就认不出好熊的狐狸尾巴了。
评分本书五十万字,写了春秋开头隐公元年的半年,原文文字不超过一百五,本书的内容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和各家解读,熊逸饶有兴味的以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理介绍了各家各派的各种解读,分析每一种的有理之处和疏漏之处,他用这种非常费力的方式告诉我们所谓经典的指导力量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误读后的结果,我们奉为圭臬的东西与原意相去甚远,而且即便原意现今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出现也不会成为主流思想了,而且,而且,我更加深刻的相信,如果你读书是为了锤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的话,大多数学问都是不用做的,呸,岂让书卷误此生
评分好耍
评分追随熊大师~~~
评分儒学的历史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儒学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