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
德语诗人,也用法语写作
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并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及法国
著作丰富,包括诗歌、小说、书简
代表作《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给青年诗人的信》等
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
.
译者:
.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德语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诗》等
曾当选瑞典皇家文学历史人物研究院外籍院士,并获歌德奖章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 这些信是很特殊的,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说这些信虽然是私人信件,但是由于通信者...
评分于沉默中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已经不是一本什么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或热爱诗歌的 人们拜读过。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十封信,我却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读它,正如冯至 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
评分1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 这些信是很特殊的,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说这些信虽然是私人信件,但是由于通信者...
评分两个月来,太多时间花来焦虑,不曾静下心来细细读书,自觉浑身鄙臭,几近文盲。 这两日开始重回图书馆,不特意借什么,书架前逛逛,闲翻,亦不断有惊喜。 今日偶遇此书,便顺手借回。 此前有冯至的译本,颇受好评,直想借来一读。 此版本直接翻自德语,译者尚不出名,采用“直...
评分1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 这些信是很特殊的,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说这些信虽然是私人信件,但是由于通信者...
唉,喜欢里尔克,真的喜欢里尔克
评分很難定義,當他說nehmen Sie das, was kommt時會覺得坦然,即使藝術高於生活,生活也永遠不低於藝術,更何況它總是aus unserem Willen kommt。執著追尋答案時,die Besten in den Worten也會成為fast Unsäliches。Jeden Eindruck und jeden Keim eines Gefühls ganz in sich, im Dunkel, im Unsagbaren, Unbewußten.但是,我依然对他所说的Einsamkeit心怀疑虑,那种近乎完全旁观的态度,那种等待etwas Neues in uns eintreten的态度,即使理解成他自己对自己的宽慰,我也依然不能信服。Geduld这个词最重要。
评分不知道是里爾克,還是明道,還是兩者,終於把溺水的我拉了回來。
评分想看了好几年的书了,现在终于有能力读原文本了。原来里尔克写这些信的时候大约是和我现在一个年纪。所有宁静、肃穆而幽深的力量都在第八封信中达到了一个聚集。有些时刻体验过了,才能写出或真正读懂这些话呀。
评分很難定義,當他說nehmen Sie das, was kommt時會覺得坦然,即使藝術高於生活,生活也永遠不低於藝術,更何況它總是aus unserem Willen kommt。執著追尋答案時,die Besten in den Worten也會成為fast Unsäliches。Jeden Eindruck und jeden Keim eines Gefühls ganz in sich, im Dunkel, im Unsagbaren, Unbewußten.但是,我依然对他所说的Einsamkeit心怀疑虑,那种近乎完全旁观的态度,那种等待etwas Neues in uns eintreten的态度,即使理解成他自己对自己的宽慰,我也依然不能信服。Geduld这个词最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