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野久作,本名杉山直树,1889年1月4日生于九州福冈市。两岁时父母离婚,由祖父母养育成人。自幼生活经历坎坷,曾经出家避世。“梦野久作”这个笔名是取自福冈博多地区的方言,指精神恍惚、经常寻找梦幻的人。梦野久作的作品就是寻找梦幻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传奇、思考和批判。1926年1月开始倾尽毕生心血撰写《脑髓地狱》,1935年出版,被誉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1936年在与访客谈话中猝死于东京,年仅四十七岁。
1926年11月20日,住院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第七号病房楼的某一呆子青年,突然随着病房中的挂钟的“嘀嗒嘀嗒声”的节奏而恢复了意识。不过,他自己的姓名和经历一切都回想不起来。然而从邻近的病房中传来了一位少女的悲痛喊叫声“哥,哥哥——是我——我是哥哥的未婚妻,你想起来了吗?”据说有位住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院的患者——若林教授,为了让呆子青年回想自己的过去,把他带到狂人医院的标本室。在那儿,找到了二份资料,一份是《幻术》的狂人日记,另一份是在一个月以前自杀的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呆子青年拒绝阅读《幻术》,而开始读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它的第一编资料是《疯子地狱异端邪说祭文——一名犯人的黑暗时代》,这是由正木博士扮演唱的《奇妙楼的众多孩儿》歌,歌中隐含著揭露精神病员和精神病院的黑暗面。第二篇是《狂人大解放治疗室》以正木博士提出“人类都是疯子”观点,建议进行精神病研究治疗办法(这种思维在1975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很相似)。接著又提出“侦探小说绝不是用脑子想出来的”,“头脑不是来思考问题的,而是交换的介质(就象电信局的功能)人的全身每个细胞,才是思考问题的来源”。接下来又提出了“胎儿的梦”,胎儿在母亲胎内是从单细胞式微生物进化到人的形态。当形成人的形态时,都是直接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各种复杂的罪孽,遗传给自己而所做的恶梦……
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但又泾渭分明,始终没有合流。这两种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虚无意味,都喜欢以“梦境”来比喻“人生”,但相同比喻的背后,中国人往往较为潇洒,将万事付诸一笑;日本人则往往较为消沉,继而否定自身的存活意义。正是这种奇妙的哲学共识,使日本文坛...
评分 评分作者首先提出了一個很有想像力的論點:腦髓並非思考的地方,而是人身各處器官功能的反應集結中心。 繼而論述了精神遺傳的本質。嬰兒在母體子宮内的發育階段完成了人類進化過程中所有經歷的記憶與忘卻。 來引出精神病患並非由於腦髓的思考出了問題,而是某一些具備潛記憶的器官...
评分评测:脑髓地狱 评测员:锐奇学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3/6) 从封面上来看,台湾小知堂版的过于“妖艳”,群魔乱舞的架势恐怕让一部分读者不适应,内地新星版又显得太过素雅,和书中主题和故事氛围又不太契合,大面积白页让人怀疑偷...
评分一、奇书之首:日本文学史的坐标定位 对于初入门的推理爱好者来说,可能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那就是某部推理作品优先于其作家为读者所知,比如说这本《脑髓地狱》。早在2004年,当时我甫从大学毕业,对日本推理的了解可谓仅限于横沟正史和他的金田一探案系列。这时恰巧大...
上次觉得四周变得不真实是什么时候?本以为我接受诡奇邪异之事已达到相当境界了,却被<脑髓地狱>以睥睨之姿扇了一个巴掌。难以想象此书成于上世纪30年代,纵然受过当代相当的科学教育,若非专业背景也很难不被迷惑吧。像是盛满腐臭偏执诡计的迷坛,影响着你的判断力。庄生晓梦迷蝴蝶,梦中之梦的狂乱,似是而非的困顿感在全书的后半部分紧紧地勒住脑髓。兽性、执念、无法满足的欲求,书真的成为了能让人体验疯狂的装置艺术,别挣扎了,随着“我”就堕入到无法跳出明晰的脑髓地狱中去吧!
评分完全看不下去。。。
评分我真的是……不太喜欢自说自话的私小说
评分我真的是……不太喜欢自说自话的私小说
评分简直疯了 绝对不会再看第二遍 松本俊夫的电影也赶紧删了罢 现在满脑子的尖叫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