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纳德·斯蒂尔生于伊利诺斯州,早年求学于西北大学和哈佛大学。他先后在德克萨斯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在外交事务方面颇有论著,并出版《联盟的终结:美国和欧洲的未来》、《和平的美国》及《帝国主义者和其他英杰》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他从24岁参加创办美国自由派刊物《新共和》到85岁逝世为止,写作活动延续了60余年,一生写了总数1000万字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30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36年(1931-1967),是20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李普曼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一生中还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国务和外交事件,从老罗斯福一直到约翰逊的美国历届总统都极为重视他的立场和观点。此外,他于邱吉尔、戴高乐、阿登纳、赫鲁晓夫、尼赫鲁、墨索里尼等首脑人物都有直接的接触。美国著名专栏作界詹姆斯·赖斯顿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原书名为《沃尔特·李普曼与美国世纪》。
为了获得更高明的教益,为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青年时期,李普曼就十分注意与人交往,踏破铁鞋寻找大人物为伍。他甚至认为,一个人的声望大小不在于他是否能说服大众,而在于他是否能与权势人物建立联系。 我们得承认,政治领域的权威声音,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
评分1937年,Walter Lippman发表了《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一书,不遗余力地为自由民主体制和经济个人主义辩护。哈耶克很快觉察到该书的重大意义,他高度评价了此书,认为该书“极好地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巴黎大学的鲁吉耶 (Louis Rougier)教授也同样受到该书的...
评分大学时,就知道了《李普曼传》这本书,但迟迟未翻阅。我向来是不喜欢看名人传记的,在我的想象中,名人传记就像是涂了胭脂水粉的脸,夸张而令人反胃。但这几天来,我完全沉迷于它,他那超人的智慧,辛辣的文风,以及传奇式的写作生涯,吸引了我,这是多么美妙的一本书啊...
评分写于12年5月1日 开学初,整整三天,窝在图书馆一楼,将椅子90度旋转,面窗,双脚架在黑色铁栅上,看完了五百多页的《李普曼传》。一本,很厚重的书,抱在怀里,很安实。只记得,当时看完了之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okay,终于翻到了末页,搁上,完结一次漫长的阅读。又沉沉地...
评分终于看完了《李普曼传》。“发现”此书和此人,对我而言,都是偶然的。不过,此书和此人的许多细节将让我终生难忘。这是我研究生时代重要的阅读经历之一,如果还不能说它是最重要的话。 李普曼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自24岁(1913年)创办《新共和》杂...
曾经的媒体梦,稀里糊涂的读了一堆英雄主义情怀的书,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
评分许多激进分子似乎并不是反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而是反对‘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他们‘被内心的冲突搅得发狂,他们的反抗只是无止境地追求自己的顽固心理永远不会使他们找到的东西。在和平时期他们也就嘟囔嘟囔不满,自己生活过得不那么愉快而已,而一旦改朝换代或面临战争,这些人的莫名情绪就像点燃了一样,成为一股洪流了。
评分也许有缘。
评分一个早熟的在成熟的美国资本社会中打酱油的男子
评分读过旧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