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羅伯-格裏耶 法國“新小說派”代錶作傢之一。 1922年生於法國布勒斯特,1945年畢業於法國國立農藝學院,獲得農藝工程師證書,在國傢統計院及殖民地熱帶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從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53年發錶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發錶《窺視者》獲當年法國評論傢奬。之後,他在巴黎午夜齣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同時從事寫作及攝製電影。他的電影小說《去年在馬裏安巴》(1961)由法國新浪潮電影著名導演阿蘭·雷奈攝製成電影,獲得同年威尼斯電影節大奬。他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於客觀地記錄事物的世界,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創作並導演《歐洲快車》、《撒謊的人》、《欲念浮動》、《使人瘋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單獨攝製的影片《不朽的女人》獲路易·德呂剋電影奬。
一点都不是我喜欢看的。 我的法语老师推荐给我看,于是,他借给了我,我拿着,两个月了没打开过。曾跟他说看完写读后感,法语的。 最后,他要走了,我把书还给他,他说送给我,我说谢谢。 我喜欢薄的书,但是他的句子太长了,不喜欢。 我喜欢女孩。和女孩的故事。
評分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小说《嫉妒》,被文学界归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传统小说在人物内心的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叙述者对客观事物和场景在视角上的限制使叙述者成为站在小说外部向内窥探的小说人物。 这种一反常态(一反常态的并不是...
評分很薄,只有几万字的小说。 情节简单:三个人,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个男性朋友。 妻子行走,讲话,化妆,穿衣,吃饭,饮酒,失望,欣喜,得到,失去。 朋友和妻子做着同样的事情。 丈夫始终不曾出现,但他是无处不在的。 所有的一切通过他的眼睛进入了他的内心,再折射到那两...
評分能够代表格里耶“为叙述而叙述”风格的作品,除了《舞台》、《海滩》、《归途》,1957年出版的《嫉妒》堪称“典范”。洋洋洒洒十万字不到的文本,归纳之后,仅仅是几个镜头的重复抓取。静物特写,包括柱子阴影,露台,种植园香蕉林,穿过山坡的公路,河岸整齐的树木,横跨小河...
評分二十世纪是不稳定的,浮动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都像是迷宫。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写作。 ——阿兰.罗伯-格里耶 在看《24小时》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时...
nouveau roman
评分nouveau roman
评分jeu d'ecriture
评分敘事學的饗宴
评分熱帶的殖民地,灼熱的透過百葉窗的陽光,陰影的邊緣像刀刃一樣鋒利,被切割的人影,梳齒劃過烏發的靜電爆裂聲,濛上一層薄霧的冰桶,幾何鋪展的香蕉種植園,流水一樣的語言在燥熱的夏日潺潺流過,敘述者在對細節的反芻中陷入失控的濛太奇漩渦,那個虛空的點最後無從遁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