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嫉妒》是一部”视觉小说".作为一部小说,介入这部小说的最差的角度偏偏就是从中想读故事。《嫉妒》首先已模糊了叙事者,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隐匿的,只有一个个场景的变换和描述,却令读者感受到一个隐匿的叙事者,一个无处不在,默默观察着倾听着监视着的叙事者。福柯...
评分在柳鸣九为《嫉妒》所作的中文代译序里,他首用了这样的一个标题-----没有嫉妒的《嫉妒》。从这个标题中我们似乎能够读出人们一贯的对新小说派作家在创作技巧上的那种不自觉的钟爱倾向。当然,这也是常是作为我们来区分“新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参考依据。在这篇中文...
评分罗伯-格里耶,搞文学的人知道他是法国“新小说”旗手,他的文章《自然 人道主义 悲剧》被作为新小说的理论宣言;搞电影的人知道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左岸派的参与者之一,可以自己独立制作电影,其作品《不朽的女人》还获得过一个法国电影奖项。 左岸派的作品被称为...
评分在柳鸣九为《嫉妒》所作的中文代译序里,他首用了这样的一个标题-----没有嫉妒的《嫉妒》。从这个标题中我们似乎能够读出人们一贯的对新小说派作家在创作技巧上的那种不自觉的钟爱倾向。当然,这也是常是作为我们来区分“新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参考依据。在这篇中文...
评分不太喜欢这么现代或者后现代主义的东西。就像无法看完《告别的年代》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小说是要“好看”才对,就像茶的目的应该是“好喝”。可是偏偏原来很不喜欢哗众取宠的流行文学。就像看过的上千万字一部的网络小说,好看么?好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在《玫瑰的名字注》里面...
叙事学的飨宴
评分nouveau roman
评分嫉妒/百叶窗,美妙的双关。第三个人,隔着百叶窗在看,投下嫉妒的影子
评分有意思的拼接(只是描写对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人不太友好呀…
评分有意思的拼接(只是描写对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人不太友好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