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铁摩尔(1900-1989)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幼年、青年时居住中国,曾到中国北方、蒙古、中亚地区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社会有独到的研究。
This book, first published in 1940 by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in it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eries, has remained the classic study of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of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eriod immediately prior to World War II. In particular, Lattimore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region's frontier status on 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e book is based on extensive travel and research throughout the region as well as on exhaustive reading in Chinese, Russian, Mongolian and English sources.
我在对比中英文本时,发现中文翻译最难办的一点,是处理chinese一词。拉氏早期中国边疆历史著作,围绕的一个理论核心是地理决定论,因此他以长城为限,大致将长城内外人口分为chinese和non-chinese。但这个词在现实中大有问题,因为chinese从来不是中国人自称,这个词很容易导致...
评分我最喜欢书里讲的日本为何不能政征服中国的原因。作者讲的原因是日本在东北只是在地理上而不是历史上继承了满族,日本不能像满族那样利用满洲的中国人及蒙古人去征服中国。日本人的文化水平上对中国人有种天生的自卑感,因为他们相对中国还是劣等民族,因而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
评分关于民族国家的建构 中国亚帝国主义 读中国亚洲内陆疆界(拉铁摩尔著) 辽东自古为中国的领土,此类话语实乃民族主义所建构,其作用是政治上的,而于历史,则不符事实。从辽东到内蒙到甘宁青,即长城一线,为中国第一道内边疆,东三省外蒙新疆西藏越南朝鲜是第二道,琉球日本...
评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只用两句话概括拉铁摩尔的这部经典著作,那么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这句经典表述。这是一部试图对中国历史上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及对“王朝周期律”作出将共时和历时结合在一起的合理解释的一部书。作者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及在这基...
前面是内亚概况+现实分析,现实分析中反复强调铁路在内亚转型的重要性,满洲那一章对中日战争的分析是极有洞察力的政治预言。后面是汉地与内亚关系简史,关于蛮族概念、青铜作用的分析很精彩。总之,最大特点是其经济-环境互动视角,学理上比现在诸多同类著作都高明。另外,开头依稀可见麦金德的影子。
评分作为早期研究还是有些见解德,大量推断基于魏特夫的水利说,能宣传苏联就尽力宣传,飞碟无误,如“苏联出兵为新疆恢复秩序后主动撤出,促进当地民族平等,推进泛民主化进程,于是新疆自动靠紧苏联”
评分前面是内亚概况+现实分析,现实分析中反复强调铁路在内亚转型的重要性,满洲那一章对中日战争的分析是极有洞察力的政治预言。后面是汉地与内亚关系简史,关于蛮族概念、青铜作用的分析很精彩。总之,最大特点是其经济-环境互动视角,学理上比现在诸多同类著作都高明。另外,开头依稀可见麦金德的影子。
评分领域内开山之作
评分前面是内亚概况+现实分析,现实分析中反复强调铁路在内亚转型的重要性,满洲那一章对中日战争的分析是极有洞察力的政治预言。后面是汉地与内亚关系简史,关于蛮族概念、青铜作用的分析很精彩。总之,最大特点是其经济-环境互动视角,学理上比现在诸多同类著作都高明。另外,开头依稀可见麦金德的影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