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

经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郭良鋆
出版时间:1990
价格:36.00元
装帧:32开
isbn号码:97875004063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巴利语
  • 佛学
  • 原始佛教
  • 宗教
  • 佛经
  • 经集
  • 郭良鋆
  • 经书
  • 佛教
  • 经典
  • 集录
  • 佛学
  • 智慧
  • 修学
  • 古籍
  • 汉文
  • 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汉译佛经中 《阿含经》常被称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实际上属于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兰卡进修巴利语期间翻译的巴利语佛典《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可反映出原始佛教“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辩”的风格。《经集》仅次于《法句经》在小乘佛教国家中广为传诵。

作者简介

郭良鋆,女,1943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社科院印度古代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员。

专著:

1、《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2、《佛本生故事选》(巴利语译著 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2月;

3、《经集——巴利语佛教经典》(巴利语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月; 4、《故事海选》(梵语译著 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8月。

论文:

1、“佛陀形象的演变”,载《南亚研究》1990年第3期

2、“《梵网经》中的‘六十二见’”,载《季羡林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1991  3、“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形成”,载《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

4、“《入正理论》梵汉对照”,载《中国佛学》第二卷一期,台湾,1999年

目录信息

译者序
第一品 蛇品
第一章 蛇经
第二章 特尼耶经
第三章 犀牛角经
第四章 耕者婆罗豆婆遮经
第五章 贡陀经
第六章 毁灭经
第七章 无种姓者经
第八章 仁慈经
第九章 雪山夜叉经
第十章 林主夜叉经
第十一章 胜经
第十二章 牟尼经
第二品 小品
第一章 宝经
第二章 荤腥经
第三章 羞耻经
第四章 大吉祥经
第五章 针毛夜叉经
第六章 法行经
第七章 婆罗门法经
第八章 船经
第九章 戒行经
第十章 起来经
第十一章 罗喉罗经
第十二章 文基娑经
第十三章 正确游行经
第十四章 如法经
第三品 大品
第一章 出家经
第二章 精进经
第三章 妙语经
第四章 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阁经
第五章 摩伽经
第六章 娑毗耶经
第七章 赛罗经
第八章 箭经
第九章 婆塞特经
第十章 拘迦利耶经
第十一章 那罗迦经
第十二章 二重观经
第四品 八颂经品
第一章 爱欲经
第二章 洞窟八颂经
第三章 邪恶八颂经
第四章 纯洁八颂经
第五章 至高八颂经
第六章 衰老经
第七章 提舍弥勒经
第八章 波修罗经
第九章 摩根提耶经
第十章 毁灭以前经
第十一章 争论经
第十二章 小集积经
第十三章 大集积经
第十四章 迅速经
第十五章 执杖经
第十六章 舍利弗经
第五品 彼岸道品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阿耆多问
第三章 提舍弥勒问
第四章 布那迦问
第五章 弥德古问
第六章 陀多迦问
第七章 乌波湿婆问
第八章 南德问
第九章 海摩迦问
第十章 都提耶问
第十一章 迦波问
第十二章 阁多迦尼问
第十三章 跋陀罗弗达问
第十四章 乌德耶问
第十五章 波娑罗问
第十六章 摩伽罗阁问
第十七章 宾吉耶问
第十八章 彼岸道经
《经集》主要词汇译名表
《经集》浅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

评分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

评分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

评分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

评分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品大品的十二章二重观经,是禅修的。其他大多是关于戒行部分的。佛经的本来面目原来是这样!

评分

原始佛教。彼岸道品的问答。

评分

这本书有点贵了

评分

这本书有点贵了

评分

将巴利语佛经翻译成现代文。古汉语的译经已经太深入人心了,是时候换换文体啦!早期的佛经中思辨内容少,所以比较易读。佛教思想从最初就和传统伦理有冲突之处,比如对待父母。一边存在抛弃父母子女的终极追求,一边又惩戒不赡养父母者。应该说,佛教有着向世俗妥协的倾向,这也是佛教变味式微的根源。第33颂:邪恶的摩罗说,执着是人的快来,没有执着也就没有快乐。第34颂:世尊说,执着是人的忧虑,没有执着也就没有忧虑。觉醒之路是以感受到痛苦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人究竟是感到痛苦大于快乐,还是相反。现在的我仍然站在“邪恶的摩罗”这边。许多现代人信仰佛教,只是为了借以带他们渡过暂时的痛苦和不安。终极的佛教属于个人,而不属于人类,否则便将是人类的灭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