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938年随母亲和弟弟逃往罗马尼亚,亲历了发生在罗马尼亚的大屠杀,曾先后在巴勒斯坦、法国生活过,50年代初定居美国,最后于1975年回到德国。他是最早借助于讽刺和荒诞不经的故事形容纳粹暴行的文学家之一,因此他的作品占有特殊地位。
2006年4月,为表彰希尔森拉特在文学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在其诞辰80周岁之际,《没有明天的夜晚-埃德加•希尔森拉特传》纪录片在德国电视台公开放映。
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袁志英 雅利安妓女的儿子马克斯•舒尔茨和犹太理发师的儿子依茨希•芬克尔施坦从小“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坐同一条长凳”;他们的作业也一样,因为马克斯对依茨希的作业是照抄不误。两人相互关照,相互帮助,可说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
评分相当辛辣讽刺的一本书,作为受害者的他在书中以一个纳粹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用黑色幽默描绘了黑暗的时代。 “200000人。一共包含5个零的数字!你能想象人们怎么划掉0吗?或者两个零?三个零?四个零?…你能想象人们如何让那些0销声匿迹吗?最后连2也没了!”
评分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袁志英 雅利安妓女的儿子马克斯•舒尔茨和犹太理发师的儿子依茨希•芬克尔施坦从小“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坐同一条长凳”;他们的作业也一样,因为马克斯对依茨希的作业是照抄不误。两人相互关照,相互帮助,可说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
评分 评分角色身份的转换在文艺作品中屡屡可见,几乎可作为写作教程的初阶手法之一,不过多为引发戏剧性的噱头而已,不免被笨拙地滥用。而如此的手法一经大家手笔点染,陈词尽去,唯留奇异与骇俗,寻常底料烹出生猛怪诞的滋味来,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纳粹与理发师》即为...
当时好想翻译这本书!
评分当时好想翻译这本书!
评分当时好想翻译这本书!
评分当时好想翻译这本书!
评分神作!!!让人想起《铁皮鼓》《午夜的儿女》《百年孤独》,但可惜后半部力度消弱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