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1997年的作品,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六○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著有《祸不单行》、《死者猫王》、《唇迹》、《神秘列车》等畅销不衰的音乐文化作品,专栏文章见于美国众多报刊杂志,如《纽约客》、《纽约时代》等。
看不见的共和国 老, 先套个成熟的句式:当我们谈论年龄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目击变态的都市心理症候群:稚嫩者假装老成,成熟者撒娇发嗲;一万颗黑洞也填不满的贪婪内心,一万人的虚无仍是虚无。 搞一场虚假的盛宴也总得摆上几桌流水席,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一个还在灌...
评分有关Bob Dylan的故事究竟应该听信谁人之口? 是他自己么?在《回忆录——第一卷》(又译《像一块滚石》)中Bob Dylan本人连一句老实话都没有交待,在这个或许真实或许虚构的故事中,Bob Dylan努力想做到的是完成有关民谣英雄的身世解说。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么?在纪录片...
评分 评分看不见的共和国 老, 先套个成熟的句式:当我们谈论年龄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目击变态的都市心理症候群:稚嫩者假装老成,成熟者撒娇发嗲;一万颗黑洞也填不满的贪婪内心,一万人的虚无仍是虚无。 搞一场虚假的盛宴也总得摆上几桌流水席,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一个还在灌...
事实是,我所感兴趣的永远是人心,无论是民谣运动,Boggs作为矿工背景的歌唱,这些永远勾不起我的兴趣。我所喜欢的是马库斯的排比句,以及怎么压抑都压不住怎么伪装冷静也只能欲盖弥彰的一眼便忘穿的理想主义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一直遥望着迪伦的人来说,那些过瘾的句子真的太煽动性了不亚于当年看完马老师乐评想狂奔的冲动。人的绝望,选择,坚持,伪装,调动一切生命力的呐喊,当一切都毫无意义是虚无的戏耍,当混乱噪音迷幻混合成指向神话般一无所知而又道尽一切的声音。想重听很多遍BasementTapes。
评分虽然我没看懂 TAT
评分美国说自己老,中国笑了!
评分最好的,关于鲍勃·迪伦的文字。
评分地下室录音带是对久远民谣和神话故事集的回溯,是古怪美国延伸地图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