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国志异

老美国志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格雷尔·马库斯
出品人:
页数:226
译者:董楠
出版时间:2008年9月第一版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52316
丛书系列:精典文库
图书标签:
  • 音乐
  • 乐评
  • 美国
  • bobdylan
  • 传记
  • 格雷尔·马库斯
  • 艺术
  • Dylan
  • 美国历史
  • 奇闻异事
  • 文化志异
  • 民间传说
  • 社会风俗
  • 历史事件
  • 地方志
  • 怪谈故事
  • 移民经历
  • 美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1997年的作品,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六○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著有《祸不单行》、《死者猫王》、《唇迹》、《神秘列车》等畅销不衰的音乐文化作品,专栏文章见于美国众多报刊杂志,如《纽约客》、《纽约时代》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时间浓缩的精华: 每一词句都不容错过, 每一词句都在发酵生长, 每一词句后面都是一间屋子, 每一词句都是斑驳的叠加……  

评分

由于我是做设计的,所以先注意封面,和《活埋蓝调里》一样,没有过多的设计,就是文字的排版,实在看不出什么东西来,有人说是简约,但是那也是建立在设计成分基础上的,是要有思想的,就像最近u2的新专辑的海天一色的封面,那是简约,而这,只能说是诚意欠奉,要这么干下去,...

评分

这是一本令人很开窍的书,一下子让我找到了那个之所以喜欢一首歌或一个民谣歌手而不喜欢另一个的一直存在却没有真正能让我清晰地说出来的东西。当我读到一下这段话的时候,各种感官为之一亮: “《答案在风中》,是一个关于现在与未来的故事,他把整个价值观的混杂...  

评分

有关Bob Dylan的故事究竟应该听信谁人之口? 是他自己么?在《回忆录——第一卷》(又译《像一块滚石》)中Bob Dylan本人连一句老实话都没有交待,在这个或许真实或许虚构的故事中,Bob Dylan努力想做到的是完成有关民谣英雄的身世解说。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么?在纪录片...  

评分

这是时间浓缩的精华: 每一词句都不容错过, 每一词句都在发酵生长, 每一词句后面都是一间屋子, 每一词句都是斑驳的叠加……  

用户评价

评分

马库斯的四本中译本里,只觉得神秘列车的华丽堆砌和旁征博引人入胜言之有物,聆听大门中的个人聆听经验弥补了过度的铺张,十首歌在我看来是标题先行的充数之作,老美国志异也有此弊病,虽有一个极为动人的动机和骨架(序章很好),但欠缺流畅矫健的肌肉,书中延伸的铺陈像是偏执狂一样执拗。这本书充满的距离不是我们与迪伦的距离,也不能说是和美国的距离,而是我们与马库斯的距离,本来是想夸赞,但现在看来是祛魅。(P:两次阅读都卡在了中间后,这次我暂时彻底地放弃这本书了

评分

翻译很有爱,但这书实在写得太发散了一些

评分

“罗比·罗伯逊的吉他轰鸣而出,带来哥斯拉怪兽一般的音符。”这样夸饰的句子用得太多了点。各章节之间似乎也缺少联系。

评分

非常有趣,时代镜像

评分

翻译很有爱,但这书实在写得太发散了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