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国志异

老美国志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格雷尔·马库斯
出品人:
页数:226
译者:董楠
出版时间:2008年9月第一版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52316
丛书系列:精典文库
图书标签:
  • 音乐
  • 乐评
  • 美国
  • bobdylan
  • 传记
  • 格雷尔·马库斯
  • 艺术
  • Dylan
  • 美国历史
  • 奇闻异事
  • 文化志异
  • 民间传说
  • 社会风俗
  • 历史事件
  • 地方志
  • 怪谈故事
  • 移民经历
  • 美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1997年的作品,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六○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著有《祸不单行》、《死者猫王》、《唇迹》、《神秘列车》等畅销不衰的音乐文化作品,专栏文章见于美国众多报刊杂志,如《纽约客》、《纽约时代》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就是一本歌谣,作者的理解几乎完全渗入我脑中,书中的语句就是一句句歌词,我想吟唱出来。它真正是在用音乐来阐述音乐,并且富有哲理,其中的隐喻和喻体让我痴迷,书会选择读者,能否看懂都不关书的事。本书的中后部分让人恐惧,戴着面具的人,面具后看不见的恐怖面容。...  

评分

有关Bob Dylan的故事究竟应该听信谁人之口? 是他自己么?在《回忆录——第一卷》(又译《像一块滚石》)中Bob Dylan本人连一句老实话都没有交待,在这个或许真实或许虚构的故事中,Bob Dylan努力想做到的是完成有关民谣英雄的身世解说。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么?在纪录片...  

评分

这是一本令人很开窍的书,一下子让我找到了那个之所以喜欢一首歌或一个民谣歌手而不喜欢另一个的一直存在却没有真正能让我清晰地说出来的东西。当我读到一下这段话的时候,各种感官为之一亮: “《答案在风中》,是一个关于现在与未来的故事,他把整个价值观的混杂...  

评分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一万五千个美国人在曼哈顿第五号大街举行盛大游行,使用像越南战争一样充满仇恨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于总统的愤怒:“喂!喂!约翰逊!你今天杀死了多少青年?”他们抗议政府把美国青年鲜活的生命投入到一场对全体美国人、对越南人民都没有好处的战争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事实是,我所感兴趣的永远是人心,无论是民谣运动,Boggs作为矿工背景的歌唱,这些永远勾不起我的兴趣。我所喜欢的是马库斯的排比句,以及怎么压抑都压不住怎么伪装冷静也只能欲盖弥彰的一眼便忘穿的理想主义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一直遥望着迪伦的人来说,那些过瘾的句子真的太煽动性了不亚于当年看完马老师乐评想狂奔的冲动。人的绝望,选择,坚持,伪装,调动一切生命力的呐喊,当一切都毫无意义是虚无的戏耍,当混乱噪音迷幻混合成指向神话般一无所知而又道尽一切的声音。想重听很多遍BasementTapes。

评分

最好的,关于鲍勃·迪伦的文字。

评分

在英国的最后一个夜晚,他们唱起了这首歌,迪伦已经是个老人,一个25岁零两天的老人。人群无法听到歌手对身边吉他手的耳语,但人们能感觉到迟疑和动摇,否定和虚无——是的,虚无,要有四千个黑洞才能填满爱伯特大厅,四千次的虚无仍然是虚无。

评分

虽然我没看懂 TAT

评分

非常流畅 分析迪伦地下室时期的作品以及源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