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灵,香港作家、文化评论人,曾任中文大学宗教及文化系、新闻及传播学院兼职讲师、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客席讲师等。著有小说集《失落园》、《病忘书》、《伤城记》、城市论集《城市学2》、《城市学》(牛棚书奖2006候选书)、文集《爱琉璃》、《你看我看你》;主编《银河映像,难以想像》、《王家卫的映画世界》、《i城志》等。
曾获青年文学奖冠军、中文文学创作奖季军、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等;2006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发一年期“利希慎基金奖助金”,赴纽约游学并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2007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杰出青年艺术奖(文学艺术)”。
文章发表于大陆和港台媒体,曾担任多个文学及电影比赛评审,包括青年文学奖、全港微型小说创作大赛、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i Award)、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等。
作者以文化浪游者的视角,漫游香港,投入而又疏离地看着这座城市,把晃动的城市影像一一记录、沉淀,穿梭于理论与事实之间。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本雅明的浪游理论说起,构筑城市理论起点;第二部分“文化权力篇”以轻松的笔调分析了性与隐喻、集体记忆等微观政治问题;“流行主义篇”解构年轻人文化、消费主义、流行符号,活泼生动,引人入胜。
一直对城市有种莫名的情节,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无论是街市里阴暗的角落,还是堂皇的大道,它们以它们的存在静静的诉说。无论年岁长短,一切皆有发言权,就只看你能不能领悟到那种灵性。 曾经生活过两个古城,皆是富含内涵的,但现在却超然于城市之外,自以为哪个城...
评分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长之所在,长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 《城市文化地理》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曾经选修过,个人是学经济的,但对城市文化还是颇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对潘国灵的细心观察所征服,或许是去过几次香港...
评分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略有点惊讶,副标题是“香港文化笔记”,主标题却是“城市学”,粗心的人看到这个标题,多半会以为这是一本研究城市的理论著作,但“文化笔记”四个字泄漏了天机,这是一本关于香港的“文化笔记”。 促使我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的原因,正是在这里。...
评分一直对城市有种莫名的情节,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无论是街市里阴暗的角落,还是堂皇的大道,它们以它们的存在静静的诉说。无论年岁长短,一切皆有发言权,就只看你能不能领悟到那种灵性。 曾经生活过两个古城,皆是富含内涵的,但现在却超然于城市之外,自以为哪个城...
评分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长之所在,长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 《城市文化地理》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曾经选修过,个人是学经济的,但对城市文化还是颇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对潘国灵的细心观察所征服,或许是去过几次香港,也徒步丈量过香港的...
呃。
评分专栏字数限制,还没讲清楚就要收尾了
评分A501 G127.658/bzh2
评分呃。
评分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