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與流動

社會分層與流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邊燕傑
出品人:
頁數:375
译者:
出版時間:2008-09-16
價格:5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095622
叢書系列:社會學前沿論叢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社會分層
  • 社會流動
  • 海外中國研究
  • 階層
  • 邊燕傑
  • 社會
  • 中國
  • 社會分層
  • 社會流動
  • 階層結構
  • 社會不平等
  • 社會 mobility
  • 階層流動性
  • 社會結構
  • 社會學
  • 階級
  • 機會公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一直是社會學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經驗研究方法運用得比較成熟的領域。《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美國學者分析中國》(三聯書店,1996)翻譯、收錄瞭1996年以前關於中國社會分層研究的有代錶性的文章,受到瞭國內學者的極大歡迎。《社會分層與流動--國外學者對中國研究的新進展》是其後續之作,選譯瞭1996年以來發錶在美國主流社會學三大學刊《美國社會學評論》、《美國社會學雜誌》和《社會力》上的關於中國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研究的12篇經典論文,提供瞭國際分析與比較的視角。

作者簡介

邊燕傑, 曾為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社會科學部主任,調查研究中心主任。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經濟社會學,調查研究方法,著有《中國城市的工作與不平等》(英文, 1994), 主編《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2001),《華人社會的調查研究》(2001),《社會調查實踐:論中國經驗與分析》(2004)。自2003年起, 與中國人民大學李路路教授閤作並主持“中國綜閤社會調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的長期項目。

吳曉剛, 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 他的研究領域為社會分層與流動,勞動力市場與經濟社會學,定量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興趣為改革時期中國的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機製。他是2006—2007年美國國傢教育學院斯賓塞博士後研究基金的獲得者。

李路路,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係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社會分層與流動,組織研究。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述評與展望
一、學術爭論的繼續
二、關於社會分層研究的最新進展
三、關於社會流動研究的最新進展
四、比較理論視角與研究展望
第一部分 社會分層研究的新進展
後社會主義的不平等:其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原因
一、引言
二、為什麼市場轉型理論不是同義反復
三、起因列錶、數據變化和正確的因果比較
四、中國城市的市場轉型和職業獲得
五、討論與結論
中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收入不平等:來自時間序列數據的證據
一、引言
二、解釋中國的製度變遷:理論問題
三、數據
四、變量
五、模型和方法
六、結果
七、討論
附錄
市場化與收入分配:對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戶收入調查的分析
一、西方社會學文獻中關於市場化及其後果的主要觀點
二、市場化與政府職能轉型的互動:我們的觀點
三、研究假沒和分析步驟
四、1988年到1995年的趨勢分析
五、地區差彆分析:層級綫性模型分析
六、結論和啓示
附錄
市場真的有迴報嗎?——對中國城市社會中教育與收入關係的研究
一、中國轉型經濟中的收入不平等和對教育的迴報
二、勞動力在市場上的流動:分類和假設
三、數據、變量、模型
四、結果
五、討論
六、結論
市場與中國農村的收入不平等:經濟擴展中的政治優勢
一、引言
二、變化的機製:市場化還是經濟擴展?
三、一項對經濟擴展的分析
四、來自1996年一項全國調查的證據
五、1996年乾部和企業傢的收入
六、收入決定機製的分析
七、對研究發現的解釋
八、結論
附錄
第二部分 社會流動研究的新進展
國傢社會主義製度下的政治與生活機遇:中國城市精英生成的二元職業路徑(1949—1996)
一、政治與人生機遇:研究問題的路徑
二、歐洲“新階級”理論傳統的貢獻
三、二元路徑模型
四、以往研究的局限
五、數據與測量
六、研究方法
七、對職業路徑的事件史分析
八、政治統閤再探
九、職業路徑的分野及維繼
十、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市場的影響?
十一、結論
政黨庇護下的職位升遷:通嚮中國管理精英的庇護性流動之路(1949—1996)
一、引言
二、政黨庇護下的庇護性流動
三、政黨庇護的過程分析
四、數據和研究設計
五、結論
共産黨黨員身份與中國的變遷
一、引言
二、政治審核持續性的動態模型
三、中國政治審核的程序
四、研究設計
五、模型
六、結論和討論
大學文憑和中共黨齡在政治精英選拔中的作用
一、西方關於政治精英選拔的主要理論觀點
二、四個假設
三、數據和變量
四、分析與解釋
五、總結及討論
乾部和市場機會:中國進入自雇職業的模式(1978—1996)
一、乾部和轉型經濟中的市場
二、中國進入自雇職業的路徑及其收入分配的結果
三、數據、變量和方法
四、結果分析
五、總結和討論
第三部分 國際比較視野中的新理論
轉型經濟中的精英機會
一、引言
二、精英機會論
三、體製變遷的廣度
四、對資産挪用的製約
五、轉型經濟的類型
六、精英機會的模式
七、資産結構的影響
八、總結
九、結論
不靠資本傢而創造資本主義
一、引言
二、後共産主義時期的文化資本與階級
三、第四波的“新階級”計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所謂好的定量研究,大概就是用一個簡單易懂的模型,將一個深刻的道理。但是如何剋服宏觀主義錯誤,如何將希望錶達的因素操作化,如何避免短時和窄視,如何將問捲不能體現的人和關係的因素考慮在內,依然是一個問題,特彆是做關於中國的研究。

评分

一遇到"采用XX模型"就不知所雲瞭...桑心。

评分

一遇到"采用XX模型"就不知所雲瞭...桑心。

评分

現在都算是老論文瞭,不過大多數寫的還可以。

评分

論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