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中短篇小说30余篇。作者的写作态度从“自我迷恋”慢慢进化到“自我呈现”、“自我认识”,相对于编造一个好故事,作者更愿意去呈现一段生命证据;相对于从天空俯视,作者更愿意身在大地,身在其中,去感受单个、渺小的人在时代、社会、人世面前的呼吸。因为小说结尾往往带有毁灭性、绝望感,作品也往往被评价为“冰冷”、“憋屈”,但是作者始终认为,“与其回避,不如直面”,“太阳只有在寒冬尽头才会散发出巨大暖意”。本书同题小说《极端年月》描写了“情人节爆炸案”发生后几个月内一名普通警察的所见所闻。在每个人都陷入到极端情绪并不可自拔后,女友不贞的警察选择和达观的地痞一起活下来,并重新接纳女友,因为没有比活着更大的价值。《1983年》展开对人生命荒谬性的探索,仅仅因为躬下身去捡一张角票,连当事人自己也无法判断是要将之据为己有还是要送还店主,就被逮捕并坐了很多年的牢。作者“人即是我”的写作态度,以及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将震撼读者的心灵。
阿乙:1976年生,江西人,牛博网作者。做过警察、体育编辑。现为《体育画报》编辑,居北京。
關於 初次讀阿乙的小說,大概是三四年前,不知是誰推薦了一篇博客,裏面是一個短篇。講述了一個有關於稻草的殘忍的故事,結局是主角被鍘了頭,流出灰色(還是其他顏色,我忘了)的血。讀完之後,冷汗淋漓。後來才知道,這位作者是我的老鄉,叫阿乙,江西人。他的小說里有些方...
评分 评分五月投身工作,破天荒一个月只看完一本书。《灰故事》第一篇在高铁上看完,之后在单向街活动后用餐时,请乡贤阿乙老师签名留念。随后的内容,基本上在书房不定期昏天黑地地看。 《灰故事》算是阿乙老师早期的文学创作,融入了他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呈现出一些个人风格化的写作特...
评分看了几日的《灰故事》,终于看完了。刚才忍不住在微博当众夸阿乙,想了想自己措辞如此热烈,怕他人误以为是相识的朋友互相吹捧,不免轻看了作者,立删之。然而同时代有可资佩服的同行仍然是好的,因为可学习,可参照,可互勉,这条布满荆棘的不归路,方可以走得不那么冷清寂寞...
小说的节奏确实是很不错的,但这书被捧那么高也足以说明,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是吹出来的。。。
评分真的是灰故事,一点希望都没有,绝望的色彩。他做过警察也为这部短篇提供了许多素材,深刻的故事有:男女关系、春天(这个故事的结局差点让我吐了)、阿迪达斯(看了很难过)。阿已和韩少功的短篇都很精彩,两者的区别是阿已更愿意为故事的结局铺上更加沉重尾音,因为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童话。
评分或许并不是作者悲观,而是这个世界本来如此
评分前面几篇好看,特别喜欢打牌那一篇。期待他大红,期待下一本。
评分所谓好的文字,是不是意味着你在看的时候也有一种想写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