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多利亚·芬利从小痴迷色彩,自童年时代就立志探究每一种颜色的起源与变迁。她在阅读大量有关色彩的书籍之后,不辞劳苦走访世界各地,寻取色彩的第一手资料,足迹遍及南美、澳大利亚、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地,她甚至到过中国的敦煌和法门寺。沿途的发现常常让她大吃一惊:洋红原本出自南美洲仙人掌上的一种寄生虫——胭脂虫的鲜血,而昂贵的紫色则来自海蜗牛的眼泪!她在讲述每一种色彩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又穿插进旅途中的逸闻趣事,使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一次轻松迷人、多姿多彩的色彩旅行。
维多利亚·芬利,英国人,曾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就读,具有社会人类学背景,专攻亚洲文化,曾在香港当记者和艺术编辑。
我从小就是乐盲,五音不全;从小也是色盲,对美术没有一点感觉,上中学时学习乐趣的是数学,在1、2、3这些阿拉伯数字以及抽象的几何中以解难题感受乐趣,所以最终成为一个工科生。但是,这个世界本来没有理工科和文科之分,只不过是活在这个社会,你必须被选择并且贴上一个标签...
评分诚如某位豆友所说,一本描写颜色的书,本书的插图实在是少的有些不像话。看完之后我一直觉得需要找个时间,把书中提到的那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搜索出来,看个仔细。俺拿出做论文的气势,给整理了一番,仅供参考。 一、书中提到的比较重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及一些书籍 1...
评分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时,还以为是涉及美术绘画的技法,可能讲到色彩在画板上点缀出来的艺术效果。后来感到自己自然地被吸引到各种颜色的世界,就像探索神秘的太空之旅。为了追寻某种色彩的起源而走遍世界各地,关于颜色的秘密被一点一点的揭开,这种感觉既兴奋又感动。赭石、珠...
评分孩提时她被教堂彩色玻璃的颜色迷住,长大后在博物馆的凡高《玫瑰》画前扼腕长叹,因为那如今看是白玫瑰,最初却是妖艳、却容易褪色的红色! 为了爱走天涯,谓之痴情。但为了所爱的谜题走天涯,就该近乎痴狂了。女学者维多利亚·芬利具有社会人类学背景,专攻亚洲文化,曾在香港...
评分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时,还以为是涉及美术绘画的技法,可能讲到色彩在画板上点缀出来的艺术效果。后来感到自己自然地被吸引到各种颜色的世界,就像探索神秘的太空之旅。为了追寻某种色彩的起源而走遍世界各地,关于颜色的秘密被一点一点的揭开,这种感觉既兴奋又感动。赭石、珠...
一本看完什么也记不住的书。
评分讲秘色瓷的部分挺喜欢。
评分总体还行。一半以上的篇幅在描述作者的考察经历,也有故事穿插其中。书里面一些关于植物知识的翻译(原文?)有问题(如很多木蓝属植物译成了XX靛蓝,Rhamnus utilis的中文名应是冻绿,另外藏红花取自番红花的花柱,番红花是一种宿根草本,没有枝条一说)。
评分干货少了点。游记多了点。
评分一百页弃。耐不下心看一堆散乱的小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