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札记

国史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林蕴晖
出品人:
页数:38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868923
丛书系列:国史札记
图书标签:
  • 历史
  • 林蕴晖
  • 党史
  • 共和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国史
  • 新中国史
  • 国史札记
  • 历史
  • 国史
  • 札记
  • 中国历史
  • 史学
  • 历史研究
  • 文化
  • 传统
  • 古代史
  • 史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史札记:事件篇》,是一本研究共和国几十年来若干重大事件的论文集。作者是多年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有厚实的档案资料积累和理论功底。《国史札记:事件篇》根据198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等中央机构编辑和公开出版的大量文献,领导人年谱、传记、日记及回忆录等,对长期以来共和国史研究中一些语焉不详或令人困惑的事件和问题逐一进行考证、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廓清了一些历史之谜。

作者简介

林蕴晖,1932年12月生,江苏省丹阳市人。1992年退休前为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当代中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奠基创业》(《中国二十世纪全史》第七卷,专著);《辅助建国》(《刘少奇之路》第三卷,专著);《共和国年轮——1953》(专著):《凯歌行进的时期》(合著);《人民公社狂想曲》(合著);《风雨兼程一新中国四十年发展战略的演变》(主编):《人民共和国春秋实录》(主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21册(主编)。

目录信息

写在前面的话
刘少奇“天津讲话”引起的风波
“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
重读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报告
惊动了毛泽东的“黄逸峰事件”
李立三为何被戴上了三顶“帽子”
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是非”
建国后毛泽东心目中的接班人”
“批薄射刘”的财经会议”
“讨安伐刘”的组织工作会议
高岗被定为“反党”的原因
东北局“五虎将”冤案始末
毛泽东缺席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释疑
扬帆冤案的诱因辨析
中共八大与“以苏为鉴”
中共八大党章未写毛泽东思想的原委
对苏共二十大的评估与走中国自己的路
1950年代中国起步探索道路的矛盾及其逆转的教训
反右派斗争党内“战场”的一角‘
赖若愚缘何重蹈李立三的覆辙
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军委扩大会议
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
震惊全国的“信阳事件”
1960年代中国造神运动的起源
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分歧与中苏关系恶化
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
“大跃进”与1960年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彭德怀去西南三线的前前后后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62年修订再版与在“文革”中的
命运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一
解读:毛泽东讨嫌“四个伟大”
见证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变革的走向
——杜润生与毛泽东和邓小平
由“谈不拢”到达成一致的诀窍
——邓小平处理党内不同意见的方针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附录:对历史资料的鉴别与使用:
记龚育之指导建国后的党史写作
——痛悼龚育之先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对历史基本上是门外汉,对朝代顺序,人物关系,谁和谁是一伙儿,谁谁和谁谁闹翻了搞不太清楚。也许从内心深处觉得,搞清楚这些事干嘛?除非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我们又不是小说家,不能随便去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他做的事说的话来评判。这本书好在提供了很多史实,...

评分

前几天买了这本书,睡觉前拿来翻看,已经读了几百页。这本书叫事件篇,估计以后还会有续篇。林蕴晖是国史大家,他,还有王年一等治国史的前辈,代表了国史学界的一种良史传统。较之意识形态挂帅的国史论著,更加可信,较之以西方的剪子裁剪49年后史料的某些新秀的论著,又更...  

评分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其中的主要内容围绕1949~1958这个时间段展开(即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共和国未来的建设路线上的分歧),虽然书中还附有几篇关于改开的论文,但是跟本书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感受谈几点不足。 1、有些琐碎和重复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这是一本...  

评分

我对历史基本上是门外汉,对朝代顺序,人物关系,谁和谁是一伙儿,谁谁和谁谁闹翻了搞不太清楚。也许从内心深处觉得,搞清楚这些事干嘛?除非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我们又不是小说家,不能随便去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他做的事说的话来评判。这本书好在提供了很多史实,...

评分

前几天买了这本书,睡觉前拿来翻看,已经读了几百页。这本书叫事件篇,估计以后还会有续篇。林蕴晖是国史大家,他,还有王年一等治国史的前辈,代表了国史学界的一种良史传统。较之意识形态挂帅的国史论著,更加可信,较之以西方的剪子裁剪49年后史料的某些新秀的论著,又更...  

用户评价

评分

档案应用的过少,很多史料来自回忆录,这算是个缺憾,别的就没了。

评分

“高岗”的那几篇文章颇为不错,可惜其中分量颇重的高岗秘书赵家梁的采访已经被人家自己出了书,所以显得有些多余,不过看得出作者还是有话想说,不过碍于环境罢了。

评分

这书还是相对客观的。刘少奇在当年提出“剥削有功论”,支持包产到户,敢于承认大跃进的错误,坚定走新民主路线等,都体现了他锐利的目光和务实的作风,而最后他悲剧的下场,只能再次印证中国上下千年君臣间永恒不变的铁则——无二主共政。当年错误的抉择导致的祸害甚于战乱,信阳事件的惨状简直可怕。真正的历史往往闪躲于遮丑布后,读后最强烈的感觉是,妄图短时间改变意识形态范畴的,注定会酿成悲剧。

评分

該書實為林蘊暉之力作。林氏曾著國史《凱歌行進的時期》,卻囿於環境所限,有些史實未能便於展開,卻於此書中都暢快淋漓地解釋透徹。不得不承認,該書實為補内地著國史之最好注腳。

评分

該書實為林蘊暉之力作。林氏曾著國史《凱歌行進的時期》,卻囿於環境所限,有些史實未能便於展開,卻於此書中都暢快淋漓地解釋透徹。不得不承認,該書實為補内地著國史之最好注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