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問學記

許倬雲問學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锡人。1953年畢業於颱灣大學曆史係,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颱北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大學曆史係主任。1970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史學係及社會係閤聘教授,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杜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講座教授。著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西周史》《求古編》《尋路集》《萬古江河》等。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許倬雲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76797
叢書系列:許倬雲作品
圖書標籤:
  • 許倬雲 
  • 傳記 
  • 曆史 
  • 迴憶錄 
  • 文化 
  • 學術 
  • 思想 
  • 颱灣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88歲曆史學傢的“上學記”“成長記”】

★ 迴顧學思曆程,看見88歲曆史學傢走過20世紀的心靈史

★ 款款深情迴憶師友滋養,為一代民國知識分子存照

★ 探尋求知為人的真知灼見

★ 有情有義、鮮活生動,窺見為人父母、子女、師友的理想典範

坦言做瞭一輩子旁觀者的曆史學傢許倬雲,心懷故土與世界,迴望自己的生命之真:天生的腳部殘疾、亂世的流亡生涯、藏書豐富和興趣廣泛的父親、慈祥而堅強的母親,這一切都降臨在他身上,開啓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門。在日後的求學生涯中,有嚴耕望、錢穆、李濟、瀋剛伯、楊慶堃、董作賓、張光直等恩師摯友的引領和陪伴,使他執著地踏上探索知識和智慧的旅途。一個有情有意、鮮活生動、感人至深、超脫通透的許倬雲先生就這樣展現在我們麵前。

許先生這一路走得艱辛而踏實,遇閤離散、成敗興亡、榮辱悲欣,這些在我們有限的一生中,又何嘗不是時時發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其实我知道许先生也晚矣,大约是2005年的样子,有一次能能说在海宁找不到《历史的分光镜》,遂引发了向小白借书复印,才知道其人其文。 时常有人拿许先生跟范范比较,实际上也确实有些相近的地方:首先,两人兴趣都很广泛,爱看各种各样的书,这从他们的一些讲课演讲就能...  

評分

看了许先生的作品,充分体味到历史之宝贵,人生之瑰丽,心胸漾漾,史音渺渺,万物皆轻。从许先生对历史独到的见解中,我们可以对历史另有一番真实的认识,对人生又有一番体悟。此书有浓郁的大家之气,许先生之文道法自然,让人一旦开卷爱不释手,读过之后体会感触良多。 另外从...

評分

1.真情自然流露,感人肺腑,情真意切。 2.不能轻松写就,但写得轻松,读来更轻松。 3.学问人生,人生学问。 4.文浅意深,需有深厚的历练。 5.许先生虽有诸多苦水,但道来却感恩生命,感恩生活,真乃智慧人也。  

評分

其实我知道许先生也晚矣,大约是2005年的样子,有一次能能说在海宁找不到《历史的分光镜》,遂引发了向小白借书复印,才知道其人其文。 时常有人拿许先生跟范范比较,实际上也确实有些相近的地方:首先,两人兴趣都很广泛,爱看各种各样的书,这从他们的一些讲课演讲就能...  

評分

其实我知道许先生也晚矣,大约是2005年的样子,有一次能能说在海宁找不到《历史的分光镜》,遂引发了向小白借书复印,才知道其人其文。 时常有人拿许先生跟范范比较,实际上也确实有些相近的地方:首先,两人兴趣都很广泛,爱看各种各样的书,这从他们的一些讲课演讲就能...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一般

评分

許倬雲,江蘇無锡人。畢業於颱灣大學曆史係,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颱北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大學曆史係主任。本書是許醫農從江河文叢中選齣來的文章編輯而成,作者雖然是許倬雲,但是編輯者其實是許醫農。這部書,其實是文集構成的,單篇文章都不長,內容也不復雜。內容包括幾部分,第一部分是迴顧與感懷,第二部分良史與君子,第三部分從知識到智慧。這三部分,分彆對應瞭個人迴憶,對於學術界前輩和同誌的迴憶,最後一部分是對於曆史學和考古學方麵的討論。這些文章中,有些文章寫得很好,比如對於嚴耕望的迴憶,對於李濟的懷念,對於錢穆的迴憶,還有對於王小波的紀念文章。最後一部分裏,有幾篇文章是談到教學,寫得也很好,告訴教師,不僅是要教知識,還要教智慧,不過智慧真的能夠在教室裏傳授嗎?

评分

“杭州鬱悶,空氣潮濕而不流動。” 今日,我和許先生同感!

评分

許倬雲,生於大陸,先後求學於颱灣及美國,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輾轉在颱灣、香港以及美國多所大學任教。身體有缺陷,不能正常跳躍奔跑。身殘誌堅,對於生命的執著,使得他做事篤實認真,凡事都盡力竭誠去做。許是與餘英時同年生,文章中有流露齣對餘的欽佩。但是許的書籍也是十分多産的,雖然沒有讀過他其他的著作,從本書來看,許的書還是值得一讀,他治學與做人的態度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本書給我最大的益處就是許先生最後把人的終極意義這個問題給說明白瞭,他從西方兩河流域、宗教推到印度,再迴到中國。一一列舉不同地區的安身立命意義的演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命由天降,性由命生。我國陰陽五行的觀念是把對人生的追尋歸結到自然秩序上,人生的意義就反映瞭自然秩序的和諧。人能夠在活著的一生中成全自

评分

一半是口述,一半是自己寫的迴憶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