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的女儿》为贝碧的处女作,最初用孟加拉语写成,以印地语和英语出版后,立刻震惊了世界。
其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受到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赞誉。
贝碧·哈尔德,1974年出生于查谟,悲惨凄凉的命运笼罩了整个童年。四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和继母给予的只是冷漠与打骂。十二岁时,在父亲的包办下,天真懵懂的贝碧嫁给了比她大十四岁的暴虐成性的男子。婚后的生活充满暴力与虐待,苦不堪言的贝碧终于带着三个孩子逃离夫家,远赴德里,去寻找她绝望茫然的未来……
看到有人评论说,“读了之后,泪流不止”便买了一本,其实写作水平太一般,没有感觉,希望大家把钱留下,买点真正的好书吧。
评分 评分她是从小就失去妈妈的孩子,她是被丈夫虐待的妻子,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是日夜操劳的女仆……有一天,她把自己的故事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弥漫着泥土芬芳的著作《恒河的女儿》。本书文字朴实无华,行文极少看到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也极少用各种修辞手法,前面...
评分只能说读过之后对印度的贫民状况再次有了认识,不由得想起《贫民窟的百分富翁》中的场景,大人都难以维继生活的状态下,孩子们面临的是怎样的凄惨。所幸的是此书作者的生活还没有惨到无力抗争的地步,她只是强烈的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权利,希望得到更多父母的爱,于是她怪责...
评分论措辞和语句的优美程度,这本书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我想它最可贵的在于她的真实性。其实读第一遍是在两年前,读完之后由衷的钦佩贝碧的坚强和宽容,前几天看一个恒河浮尸的贴子想起来重读了一遍。印度女子的早婚和社会地位之低实在是令人咂舌,12岁嫁人,13岁生子,生活的磨难...
在看过十岁我离婚之后,恒河女儿的作者遭遇实在是好太多了。。。
评分文字不美的文章我读不了!况且故事也不出奇。
评分如果是个体现象其实这本书没多大意思,从文学价值上。希望这是代表一个群体
评分http://www.nytimes.com/2006/08/02/books/02maid.html?pagewanted=1&ei=5088&en=1a7c9bd627f14187&ex=1312171200&partner=rssnyt&emc=rss
评分仅作为一篇纪实文学来看的话,其实还是可以,印度女性地位着实堪忧啊。唉。。。吐槽一下排版真不爽,看着费眼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