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借标
评分在党内的理论家中,李洪林值得一读,他是邓小平、胡耀邦麾下的理论人才,1979年在《读书》创刊号上发表的《读书无禁区》一文影响深远;《理论风云》也收录了这篇文章。这本书出版于1985年,收录了七十年代末以来发表的大多数文章,尽管开口“马克思主义”,闭口“坚持党的领导”,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让人生厌。这些文章在当时应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洪林的文章,一个最大特点是真诚。他自己承认,“我写的文章,大部分没有看第二遍的价值”;这是自谦,也是自知。收入本书的文章,大多都已经公开发表,其中许多备受争议,李洪林“遵守论战规则”,“一律不再改动”。最后一章中,李洪林对自己错误批判别人表示悔恨。全书一共18章,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李洪林每一章都写导语,说明每一篇的缘起和经历,这是认真的表现。
评分这本书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来的,当时买这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下其中的一篇文章《领袖与人民》,书中观点很好,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风气很好,观点都很进步,现在反而退步了,保守了。
评分这本书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来的,当时买这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下其中的一篇文章《领袖与人民》,书中观点很好,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风气很好,观点都很进步,现在反而退步了,保守了。
评分读过李洪林的《中国思想运动史》,因无相应封面,权且代替,自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