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评分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生涯(ZT) 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708.htm 文章目录: 我怎样用理论为政治服务 一九五八年那种疯狂的“大跃进”,我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我最尖端的作品是一九五九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
文章大底从七七年到八四年,七年之间,有所进步,主要体现在注意到了法律、注意到了外资。本书可作为一个开明红的样板看,可以看到他们不得不多么小心翼翼,而又仍然处在那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框架之内不能自拔。实际上,正是他们谨守的框架,使得他们的对手占有天然的理论和道义优势,而他们则处在必须自辩(即使辩的理直气壮)的地位上。
评分这本书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来的,当时买这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下其中的一篇文章《领袖与人民》,书中观点很好,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风气很好,观点都很进步,现在反而退步了,保守了。
评分借标
评分这本书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来的,当时买这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下其中的一篇文章《领袖与人民》,书中观点很好,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风气很好,观点都很进步,现在反而退步了,保守了。
评分借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