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根源

自我的根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查尔斯•泰勒
出品人:
页数:738
译者:韩震
出版时间:2008.05.01
价格:6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05158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人文与社会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自我
  • 查尔斯-泰勒
  • 社会学
  • 认同
  • 现代性
  • 文化
  • 政治哲学
  • 自我认知
  • 心理成长
  • 人性探索
  • 内在觉醒
  • 意识研究
  • 情感分析
  • 个体发展
  • 精神探索
  • 存在主义
  • 自我实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哲学家、社群主义健将查尔斯•泰勒的代表作,被誉为“近二十五年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全书讨论了整个西方思想关于自我、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表达的作用等方面的观念史,勾画出现代性自我形成的过程。作者认为,现代人继承的本互(相互)冲突的道德观,是现代性境遇中自我把握或定义“善”的结果。

作者简介

查尔斯•泰勒,加拿大哲学家,晚近英语哲学的关键人物之一,社群主义的主将。曾任牛津大学齐切里哲学与伦理学讲座教授,现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与政治科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以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再解读、对原子主义式的消极自由的批评、对社群价值的强调、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发展的梳理、对承认的政治的研究以及对文化多元论的论证,强烈地影响着西方思想界。主要著作有《黑格尔》、《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

目录信息


第一编 认同与善
第一章 无法逃避的框架
第二章 道德空间中的自我
第三章 非表达的伦理学
第四章 道德根源
第二编 内在深度
第五章 道德地形学
第六章 柏拉图的自制
第七章 内在的人类
第八章 笛卡尔的分解式理性
第九章 洛克的点状自我
第十章 探索人类条件
第十一章 内的本性
第十二章 背离历史解释
第三编 日常生活的肯定
第十三章 “上帝喜爱副词
第十四章 理性化的基督教
第十五章 道德性感
第十六章 天意秩序
第十七章 现代性的文化
第四编 本性的呼声
第十八章 断裂的视野
第十九章 激进的启蒙运动
第二十章 作为根源的本性
第二十一章 表现主义转向
第五编 更微妙的语言
第二十二章 维多利亚的“同时代人”
第二十三章 后浪漫时代的视野
第二十四章 现代主义的显现
第二十五章 结论:现代性的冲突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没读全书,只是因为写论文需要阅读了部分章节。比如第十一章前面几页反复出现一个叫 现代区位化的概念,看得云里雾里。学校英文版的书没在架上,然后找的德文版对照的,但是德文版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 确定位置或者位置感,看起来就很明了。具体还有其他一些难解的地方,不一一...  

评分

读中文翻译的时候有一些词不太懂什么意思,看了下wiki的英文概要,对号入座,发现还是英文更好理解一些: naturalism(自然主义) reductive naturalism(还原论自然主义) ——“a reductive naturalism that holds that all human activity, and hence all human values, can...  

评分

没读全书,只是因为写论文需要阅读了部分章节。比如第十一章前面几页反复出现一个叫 现代区位化的概念,看得云里雾里。学校英文版的书没在架上,然后找的德文版对照的,但是德文版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 确定位置或者位置感,看起来就很明了。具体还有其他一些难解的地方,不一一...  

评分

没读全书,只是因为写论文需要阅读了部分章节。比如第十一章前面几页反复出现一个叫 现代区位化的概念,看得云里雾里。学校英文版的书没在架上,然后找的德文版对照的,但是德文版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 确定位置或者位置感,看起来就很明了。具体还有其他一些难解的地方,不一一...  

评分

作者以回归“传统”的方式来思考和述说道德,希望在这个解构时代再为道德寻求一种可为人依持的绝对源头(本体论)。就像康德对道德所施加的绝对律令,一种无可辩驳的信仰。如此,当人们仰望星空,感受到的会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而不是面对无限虚空的沉默所感到的畏惧。 但是...  

用户评价

评分

真是有罪,又一次只是翻一翻这本书了。现在喜欢像《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那种脉络细密的著作,像Taylor这样天马行空的文化思想史有点不习惯——或许不佳的翻译也让人蹙眉。Taylor先批评了当代道德哲学聚焦正当和责任的狭隘,从而转回到更丰厚的善之观念——moralitys是人的不可避免的框架。由这种宽泛的内在视角,泰勒追溯了modern identity (human agent)形成的历史:1、内在的深度(inwardness):柏拉图-奥古斯丁-笛卡尔-洛克;2、对日常生活的肯定:理性化的基督教到现代文化;3、本性的呼唤:启蒙、表现主义。结果是非常复杂的现代性:有神论基石、分解式理性和浪漫表现的混杂。Taylor对诸多思想和人物的素描(如帕菲特)都不乏洞见,但因翻译不佳,我暂放置一边。赎罪~

评分

强烈推荐!翻译有点不太好读,内容很dense,需要慢慢消化一阵。基调是指出不可能真的“价值中立”,必然会有一些价值作为强势判断的标准(检验方法之一是看其引发尊敬还是鄙夷),进而追溯了思想史上不同标准之间的演变。现代认同的一些特征:“内在感,自由,个性,被嵌入本性的存在”都渊源有自,而更广泛被认可的一些“普世价值”,如对自由自决的主体、艺术与创造力、日常生活、普遍正义仁慈(及减少痛苦)等的肯定,也有思想史上的形成和嬗变路径,它们形成了我们的“道德/价值直觉”。探讨范围涵盖了古典、基督教、现代早期、启蒙、浪漫主义、现代与后现代,关注思想家与文学艺术,兼顾当代思想家和学者的思考与回应,以及当代热点问题。作者的抱负大概是回答:我们作为现代人认同什么?这种认同如何形成?它们的利弊?走到今天,该怎么做?

评分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晦涩又啰嗦的叙述方式呢?

评分

强烈推荐!翻译有点不太好读,内容很dense,需要慢慢消化一阵。基调是指出不可能真的“价值中立”,必然会有一些价值作为强势判断的标准(检验方法之一是看其引发尊敬还是鄙夷),进而追溯了思想史上不同标准之间的演变。现代认同的一些特征:“内在感,自由,个性,被嵌入本性的存在”都渊源有自,而更广泛被认可的一些“普世价值”,如对自由自决的主体、艺术与创造力、日常生活、普遍正义仁慈(及减少痛苦)等的肯定,也有思想史上的形成和嬗变路径,它们形成了我们的“道德/价值直觉”。探讨范围涵盖了古典、基督教、现代早期、启蒙、浪漫主义、现代与后现代,关注思想家与文学艺术,兼顾当代思想家和学者的思考与回应,以及当代热点问题。作者的抱负大概是回答:我们作为现代人认同什么?这种认同如何形成?它们的利弊?走到今天,该怎么做?

评分

书写得这么厚真罪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