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科
作者:郭正忠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5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411451
丛书系列:社科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度量衡史
  • 经济史
  • 工具书
  • 历史
  • 史学研究
  • 郭正忠
  • 宋史
  • 著作
  • 中国史
  • 计量史
  • 度量衡
  • 社会经济史
  • 文化史
  • 中世纪史
  • 科技史
  • 历史学
  • 宋元明
  • 计量单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于25年前,作者写作的年代当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经是在作者离世七年之后。其重点,则在两宋。器物,及有关的计量制度。这些器制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带计量性质的历史研究——譬如有关天文、数学、医药、音乐、会计、商业、手工技艺、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来说,度量衡的考察越发显得重要。迄今得力于此而获致的成果,和疏忽于此而招致的缺憾,几乎同样显著。

20世纪以来在度量衡史方面卓有贡献者,已不止一代学人:从吴大潋的《权衡度量实验考》,到王国维的唐宋尺度摹本题跋;从马衡在北京大学的《金石学》讲座,到刘复、唐兰的莽量、商鞅量考;从吴承洛的《中国度量衡史》,到杨宽的《中国历代尺度考》,等等。吴著《中国度量衡史》,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度量衡系统专著。杨著《中国历代尺度考》,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尺度通史专著。它们的深远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

作者简介

郭正忠(1937-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宋盐管窥》等;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篇》。

目录信息

前言第一章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权衡变迁 第一节 前人对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一 元代以前有关魏晋南北朝权衡的论述 二 明清以来关于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第二节 从出土实物与文献资料看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变迁 一 从出土实物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权衡 二 从文献资料看魏晋南北朝权衡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秤型的变异及其影响 一 杆秤的创行 二 杆秤创行对计量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一 隋唐时期的权衡器物 二 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权衡器物 一 宋代的日用官秤与民秤 二 宋代的乐秤与药秤 第六节 等子的创制和行用 一 刘承和他的等秤 二 等子的创始 三 等子的称谓及行用意义第二章 汉魏至宋元时期的权衡计量 第一节 汉魏六朝的权衡计量与斤两轻重 一 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计量 二 汉魏六朝时期的斤两轻重 第二节 五代两宋金元时期的秤制 一 十五斤秤和以秤论重 二 多种秤则的杂用及论秤风衰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斤制与特殊衡名 一 隋唐宋元时期的几种斤两制度 二唐五代宋元时期的茶大斤与特殊衡名 第四节 隋唐宋元权衡中的精细计量制度 一 十钱一两制及其创行 二 字分制与分厘毫丝忽制 第五节 出土钱物与唐代斤两的轻重 一 开元铜钱与推测唐衡的初步尝试 二 出土银铤等物与唐衡的重新检测 三唐衡特征与唐秤斤两的轻重 第六节 宋衡的斤两轻重 一 宋人对当时权衡与古秤轻重的考校 二近年出土的宋衡实物资料及其研究 三 宋衡的斤两究有多重第三章 隋唐宋元之际的尺度与步亩 第一节 汉唐迄今的古尺研究 一 晋隋至明清的古尺研究 二 20世纪以来的尺度研究 三 尺度史研究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一 隋唐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二 五代时期的尺度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宋尺 一 宋人常用的几种官尺 二 地方用尺与南宋省尺 三 天文礼乐用尺 第四节 宋辽金元尺度的长短 一 宋尺的长短 二 辽金元代的尺度第四章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容量器制 第一节 汉魏至宋元间容量器制的发展变迁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量制述略 二 隋唐时期的容量器制 三 五代十国的多种量制杂用 四 宋辽金元时期量器容积的变迁 第二节 两宋的量器 一 宋量类型与加斛加斗 二 宋代的省量 第三节 斛石关系及宋元斛制之变 一 斛与石的通用 二 斛与石的分用 三 五斗斛的创用及其形制 四 五斗一斛制的确立第五章 宋代度量衡的机构设施与管理体制 第一节 两宋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 一 中央常设的度量衡制作机构 二 临时与地方性度量衡制作机构 三 度量衡的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 两宋度量衡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 官造度量衡的颁降制度 二 官造度量衡的销售体制 三 民间度量衡器制作与流通的法规 第三节 宋代度量衡器的技术检定 一 标准器式的确定和校正 二 流通使用中的技术检定与监督附录 一部失落的北朝算书写本一 丁黄之制不始于唐二 仪同军制行于北朝三 步里制度实属古法四 米粟计量古升古斗五 兵戎岁月边地华风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重印小記 -------- >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 權衡 ---- 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

评分

重印小記 -------- >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 權衡 ---- 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

评分

重印小記 -------- >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 權衡 ---- 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

评分

重印小記 -------- >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 權衡 ---- 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

评分

重印小記 -------- >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 權衡 ---- 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

用户评价

评分

传世之作。如果列举五位宋史大家,先生绝对算其中。

评分

良书

评分

良书

评分

按需。

评分

可当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