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原理导读

刑事诉讼原理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检察出版社
作者:宋英辉
出品人:
页数:386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8593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形式诉讼原理
  • 刑事诉讼
  • 诉讼原理
  • 法学
  • 教材
  • 导读
  • 刑诉
  • 法律
  • 理论
  • 学习
  • 考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是受国家检察官学院委托而完成的。鉴于《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的名称且考虑到国内已有许多以注释刑事诉讼法律条文为主要内容的教材,《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的重点,在于阐释反映刑事诉讼规律的理念、原则等理论,评介各国通行的做法,以及已被联合国文件所确认的刑事司法准则,以期使司法官员对体现刑事诉讼规律的理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升理论素养。把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为实现司法公正而努力。 什么是刑事诉讼原理,其体系如何建构,研究成果尚为鲜见,因而,《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是一种尝试,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由于《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重心不是注释刑事诉讼法律条文,而是阐释刑事诉讼原理及司法实务中的相关问题,所以,有些问题没有涉猎。限于作者研究能力、资料、时间等,书中定有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整理、修改而成的。在原成果中,许多是与他人合作的成果,他们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吴宏耀博士(刑事诉讼启动程序、讯问犯罪嫌疑人、逮捕、公诉效力)、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陈永生博士(审查公诉等准备程序)、吴卫军博士(刑事诉讼原理释义、研究方法与意义、诉讼文化)和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哲(刑事诉讼原则);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研究生罗海敏、双玉娥、冷玉、赵欣对《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引证资料做了大量核对工作。《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的完成,得益于他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高级检察官培训教程: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的写作过程中,得到高级检察官资格培训教材编委会的指导,国家检察官学院院长孙谦教授,北京大学陈兴良、汪建成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徐鹤喃教授,对写作大纲及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简介

宋英辉,河北省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省师范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于该校获得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执行主任,兼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刑事诉讼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刑事诉讼原理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刑事诉讼原理视野中的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解释
二、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
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原理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思辨的方法
二、比较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路径
第二章 刑事诉讼目的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分类
一、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
二、家庭模式
三、实体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目的
一、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的不同层次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
三、我国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
四、层次目的对刑事诉讼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的要求
第三节 关于控制犯罪
一、实现刑罚权的准确性
二、实现刑罚权的公平性
三、实现刑罚权的及时性
四、实现刑罚权的准确性、公平性与及时性的关系
第四节 关于保障****
一、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障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障与被害人保障的平衡
第五节 刑事诉讼目的实现中的利益冲突与权衡
一、问题的提出与权衡原则
二、外国权衡原则的理论与实务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利益权衡原则
四、辩护律师保守职业秘密上的利益权衡
五、非法证据运用中的利益权衡
六、疑难案件处理中的利益权衡
第三章 刑事诉讼构造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与目的的关系
一、刑事诉讼构造与功能
二、刑事诉讼构造与目的的一般关系
三、在理解构造与目的的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刑事诉讼构造的理论分类
一、刑事诉讼构造的类型归属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功能
三、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融合趋势
第三节 调整诉讼构造的理念与原则
一、控审分离
二、审判中立
三、控辩平等对抗
第四节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
一、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理性分析
二、我国刑事诉讼纵向构造
三、我国刑事诉讼横向构造
……
第四章 刑事诉讼 原则
第五章 审判前程序
第六章 审判程序
第七章 证据法基本原则与规则
第八章 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
原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