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说史(上卷)

政治学说史(上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乔治•霍兰•萨拜因 (George Holland Sabine),188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迭顿城,1903年入康奈尔大学,1906年获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康奈尔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大学里任教,并为美国哲学协会、政治学协会的会员。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

修订者简介:

托马斯•兰敦•索尔森(Thomas Landon Thorson),1934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博特,1956年入印第安纳大学,196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经济系任教,为西方政治哲学界的后起之秀。

译者简介:

邓正来,受聘于国内多所高校。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主要著作和译著有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等。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乔治·萨拜因 著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86
译者:邓正来
出版时间:2008-6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78628
丛书系列:政治学说史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政治哲学 
  • 萨拜因 
  • 思想史 
  • 政治 
  • 政治学说史 
  • 历史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深邃睿智的政治理论圣经

畅销70年的大学经典

最新修订版 全新中译本

在本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做了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上卷内容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教会时代西方政治思想流变的主要脉络。该书内容广泛,史料丰富,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自1937年问世后,就被西方许多国家列为政治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在我国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次根据最新修订版译出的全新中文本,在学术规范等诸多方面较之旧译本均有提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每一篇章几乎都是政法思想作品的经典导读。上册中,尤其廓清了我对宪政的一个错误认识。宪政起源于封建时期,当时的英、法、西、德都不同程度存在,欧洲大陆国家因宗教战争等原因演进到君主专制国家,英国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评分

还记得我刚开始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恩师对我们说, sabine的这本《政治学说史》相当经典,但是读起来会有难度。 如果能够通读的话,那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事情。 我后来还是看了上卷,受益匪浅。下卷也翻了翻。 记得当时复印了图书馆的上下卷,50块钱, 一直听说绝版了,...  

评分

第一遍是倒着读,从下卷的第三十六章“法西斯和民族社会主义”开始,往上,一直逆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猎奇,外加一睹为快的自我放纵。一遍下来,捣浆糊般,除了任着性子的那种阅读快感,章章云里雾里(99%的读书皆作此情状)。 第二遍做用功的好学生。读读,划划,写写,想想...  

评分

《政治学说史》第二章论述雅典人的城邦的政治理想,深具理想的雅典人对于他们的民主制,极度珍惜,亦极度自豪,这些都体现在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里,萨拜因称之为“一篇无比精彩的的文字”,并将其推到顶峰,“在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中,极可能还没有一篇...  

评分

邓正来老师译的《政治学说史》,语言倒也平实流畅,然而许多译名都另辟蹊径,与通行译名不符,兹举几例如下: Pindar,品达,邓译作“平德尔”; Anaximander,阿纳克西曼德,邓译作“厄纳西曼德” Sophists,字面意思是“诡辩家”,但是众所周知,这个词在...  

用户评价

评分

平实,简练

评分

思路很清晰,问题是把很多思想简单化,可能也是为了讲述方便,毕竟是教科书。邓的翻译不错,可是对照了旧译本,许多语句一模一样。

评分

上册精华集中于前八章;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分析十分详尽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显得略寒酸 此外希腊与罗马中间的空白期也没有落下 针对伊壁鸠鲁 犬儒学派的介绍分析了后城邦时期的思想精深转变 同时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宇宙观也为日后罗马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 可惜对罗马思想史的介绍仅仅局限于Cicero与Seneca 一笔带过后就进入了令人头大的以基督教为中心的中世纪;唯一值得强调的是圣奥古斯丁对圣俗两界的区分 到近代16世纪为止欧洲主要矛盾就集中于此;本书令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对西方法制史(英国为例 非欧陆)的形成与变迁也有着墨 作者对法律惯习/传统/约束convention的强调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休谟与伯克 详见12章;至于剩下的章节就作宗教发展史来读吧

评分

终于出新版了

评分

上册精华集中于前八章;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分析十分详尽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显得略寒酸 此外希腊与罗马中间的空白期也没有落下 针对伊壁鸠鲁 犬儒学派的介绍分析了后城邦时期的思想精深转变 同时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宇宙观也为日后罗马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 可惜对罗马思想史的介绍仅仅局限于Cicero与Seneca 一笔带过后就进入了令人头大的以基督教为中心的中世纪;唯一值得强调的是圣奥古斯丁对圣俗两界的区分 到近代16世纪为止欧洲主要矛盾就集中于此;本书令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对西方法制史(英国为例 非欧陆)的形成与变迁也有着墨 作者对法律惯习/传统/约束convention的强调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休谟与伯克 详见12章;至于剩下的章节就作宗教发展史来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