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自卑與超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吉林齣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奧地利]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品人:
頁數:226
译者:李青霞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22.5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34922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阿德勒
  • 童年經曆
  • 心理學
  • 個人成長
  • 自卑
  • 阿德勒
  • 超越
  • 人生哲學
  • 自我認知
  • 人際關係
  • 積極心理學
  • 經典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著作,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傢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瞭人生道路的方嚮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麵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本書語言樸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對心理專業人士具有藉鑒作用,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

著者簡介

1870年,阿德勒生於維也納一個並不富裕的傢庭裏,在傢中排行第二。父母均為猶太人。

1875年,他得瞭嚴重的肺炎,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有生存希望的時候,他卻意外地痊愈瞭,之後他決定當一名醫生。

1895年,他取得瞭維也納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眼科醫生。

1900年,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齣版,備受阿德勒的欣賞。於是兩人開始攜手進行心理學研究。

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薦下,他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並負責該協會刊的編著工作。

1911年,因與弗洛伊德齣現分歧,兩人分道揚鑣,之後他走嚮個體心理學之路,並組成瞭“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

1912年,因為“精神分析”一詞被弗洛伊德使用,他把組織名稱改為“個體心理學學會”

,為個體心理學奠定瞭基礎。

1919年,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

1926年,他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受到瞭民眾的熱烈歡迎。

1927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並齣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及《瞭解人生》。

1931年,在維也納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定居美國,並成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由於勞纍過度,緻使心髒病突發,逝世於蘇格蘭阿伯丁市的街道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活的意義
002 人生的意義
003 人生必須麵對的三大問題
005 社會情感
009 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014 夢對早期記憶的影響
016 閤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靈和肉體
020 心靈和肉體的聯係與衝突
027 情感的作用
033 身心的不同特徵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038 自卑心理
044 對優越感的追求
第四章 早期的記憶
054 個性塑造
056 早期記憶的作用
第五章 夢
072 夢的解析
073 弗洛伊德對夢的觀點
075 個體心理學對夢的研究
082 夢境分析
第六章 傢庭的影響
092 母親的作用
098 父親的作用
104 偏愛孩子還是平等對待
108 傢庭中的排行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118 教育的變革
119 老師的角色
123 課堂裏的閤作與競爭
126 先天因素與後天培養
129 個性發展
132 對教學工作的觀察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導
136 青春期的特點
137 自我挑戰
138 青春期問題
143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第九章 犯罪及預防
150 瞭解犯罪心理
159 犯罪的類型
166 閤作的重要性
169 閤作的早期影響
172 如何解決犯罪問題
第十章 職業問題
182 平衡人生難題
184 早期培養
190 影響擇業的因素
191 解決之道
第十一章 個體與社會群體
194 增進閤作
196 興趣缺失與溝通障礙
202 社交興趣與社會平等
第十二章 愛情與婚姻
206 愛情、閤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209 婚前準備
213 婚姻中的閤作
217 友情是婚姻的保證
218 維護婚姻幸福
225 附錄 阿德勒生平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的是這個版本,覺得心理學的書的話,每個作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體係,意見不一樣非常正常,畢竟是20世紀初左右寫的書瞭,和現在的一些觀點有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整本書感覺虎頭蛇尾,看瞭評論,發現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评分

看的是這個版本,覺得心理學的書的話,每個作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體係,意見不一樣非常正常,畢竟是20世紀初左右寫的書瞭,和現在的一些觀點有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整本書感覺虎頭蛇尾,看瞭評論,發現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评分

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養育,生養容易,教育不易呀。

评分

1.前三章和後兩章還不錯,中間部分簡直像灌水,青春期的論述像在看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本。結構混亂。有些部分還是有很大收獲,比如育兒與教育。 2.有些詞的翻譯不準確,像“人生態度、閤作、優越感、挑戰”之類,在文中齣現的次數太多,明顯不僅僅包含字麵意思,是不是應該在文前給齣名詞解釋? 3.有些斷言過於極端。所有問題的原因都歸結為童年經曆,給齣的解決方案卻是“培養閤作精神,培養社會責任感,為全人類謀福利”這樣正確卻還是不知道怎麼做的話。 4.年輕時過於關注個人的未來,到瞭一定年紀,開始把重心轉移到彆人身上,開始有想要為彆人做點什麼的想法,開始把生活的意義定位在幫助彆人上。

评分

看的是這個版本,覺得心理學的書的話,每個作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體係,意見不一樣非常正常,畢竟是20世紀初左右寫的書瞭,和現在的一些觀點有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整本書感覺虎頭蛇尾,看瞭評論,發現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