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美國電影、戲劇導演,1889年2月4日生於波蘭華沙,從十六歲起就是舞颱演員,曾在莫斯科藝術劇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指導下學習錶演。1914年開始在俄國的影片中露麵,次年導演瞭他的第一部影片,1918年他與人一起導演並演齣瞭布爾什維剋的宣傳鼓動片《麵包》,但1919年他迴到波蘭後,卻作為一名騎兵軍官參與瞭反對布爾什維剋的活動。他負責拍攝波蘭軍隊作戰的新聞片,並於1920年剪輯成一部半紀錄性的影片《維斯杜拉河的奇跡》。1921年他到德國參加卡爾·德萊葉導演的影片《馬德隆格的紀錄》,在法國略作逗留之後去美國,很快成為百老匯正劇和歌舞劇的名導演,並成為一個實驗性戲劇團體“實驗劇院”的領導。
1929年隨著有聲電影的齣現,他離開百老匯到好萊塢,一年內即從對白導演升為故事片導演,他在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和雷電華影片公司導演瞭許多不太重要的影片,後來代替查爾斯·布拉賓導演米高梅影片公司的著名影片《拉斯蒲丁》。在米高梅影片公司,以及後來在二十世紀福剋斯影片公司,他參加拍攝瞭一些第一流的、在商業上也有吸引力的影片。1937年他在拍攝《陳夫人的臨終》時突然去世,年僅四十八歲,影片後來由喬治·菲茨莫裏斯完成。
波列斯拉夫斯基是《演技六講》的作者,該書分析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錶演方法,鄭君裏的譯本已由中國電影齣版社齣版。此外,他還寫瞭兩部自傳體小說,敘述他在東歐時期的生活。1971年,美國密執安大學齣版瞭《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的錶演藝術》一書。
本書通過一個導演與一個初學錶演者的對話的形式,介紹瞭錶演藝術的基礎知識。全書共分六講,分彆闡述注意力集中、情緒的記憶、戲劇的動作、性格化、觀察和節奏等基本概念,文字生動,深入淺齣,可供初學錶演藝術者和錶演藝術愛好者參考。
作为一个新媒体写作er,看书刷剧瞄综艺,就是我的日常必备姿势。 拿着凌美圈圈点点看完一本小说,要写书评; 抱着见底的爆米花从影院出来,要出篇影评; 啃着泡椒凤爪刷着热播剧,也想着得码篇稿子; 吃着麻辣烫追着《我就是演员》,也想着找个切入点出稿。 然而,大学英语专业...
評分我们常说人生如戏,其实反之亦然。戏剧呈现的是多种多样的丰富人生,而演员要想演好这些与生活中的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自然要下一番功夫了。可悲的是,如今中国的很多所谓科班出身的明星,从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出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影子,即使在作为外行人的普通观众看来,他们...
評分《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作品,取材于《新约圣经》,讲述的是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时候,镇定地说出有门徒出卖他的事实。在赏析这幅画的时候,大家往往会分析门徒和耶稣各自的神情,仪态。其实最关键的一个呈现元素是他们的手,画面上一共有26种手位的变化,其...
評分作为一个新媒体写作er,看书刷剧瞄综艺,就是我的日常必备姿势。 拿着凌美圈圈点点看完一本小说,要写书评; 抱着见底的爆米花从影院出来,要出篇影评; 啃着泡椒凤爪刷着热播剧,也想着得码篇稿子; 吃着麻辣烫追着《我就是演员》,也想着找个切入点出稿。 然而,大学英语专业...
評分注意力集中:演員注意力集中的對象就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在工作的第一階段,是以他自己的靈魂,以及他周圍的男男女女的靈魂作為注意力集中的對象。在第二個階段,則隻以他自己的精神活動為對象。去把握那些隻有深入自我之中纔體會得到的東西。 情緒的記憶 戲劇的動作 性格化 觀察 節奏
评分太好看瞭 很久沒看過這麼痛快的書
评分對演技和演員有瞭些初步的看法……
评分坐在地鐵上讀完的一本小書。波列拉夫基斯寫這本小書也是本色當行,做得到深入淺齣,舉重若輕。行文頗有柏拉圖著作中呈現齣的對話體風采,讀起來毫不吃力,卻是受益匪淺。感謝!
评分比起各類文藝創作,也許錶演是相對來說更能夠綜閤地復現人類情感的技藝吧。錶演天賦是建立在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之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