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东方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县(现属临清市)。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为终身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著作等身。
《我这一生》主要内容: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的这一盘棋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是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季羡林
在读这部自传之前,对季老的映像多来自于媒体。脑海中的季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大师。因而当季过世后,在报端读到其弟子唐师曾之所述:“他不是大师、不是教授、不是专家学者……他就是那么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时不觉有些纳闷。好奇唐师曾何时也成了一个矫情之人。 ...
评分在书里,季羡林说:“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这个生于1911年的老人走过了一个世纪,也见证了100多年的中国与世界。读过之后,崇敬之感倍加强烈,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大师的。但他是。
评分季老说: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 难得的是季老一路走来,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看这边本书的过程中,顺着季老的思绪我也在回想着自己这刚开始的人生之路,感慨颇多。有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
评分在送儿子去社区文化馆上兴趣班后等他下课的间隙,我在同一栋楼的新华书店里浏览了该书。通过该书了解了拥有国学大师光环下的季老先生。季老出身草根,拥有平民情怀和现今已少见的众多传统美德。最初吸引我注意到季老的还是一个刊登在一些媒体上的故事。该故事大致为季老留德期...
评分季老说: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 难得的是季老一路走来,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看这边本书的过程中,顺着季老的思绪我也在回想着自己这刚开始的人生之路,感慨颇多。有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
季老这一生,经历过诸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实属不易。我们总是用仰望的态度来瞻仰大师们,殊不知大师们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另外,我想说的是关于文章编排,由于这本书并不是季老专门写的自传,而是由出版社编辑在季老曾经写过的内容中挑挑拣拣拼凑而成,按照时间和
评分读完序,便后悔没去讲堂拜送一下老爷爷了……
评分人老了废话就多
评分这本自传文笔极好,拿出一篇便能进入小学课本。看别人写的自传,等于多活了一次。跟着季老散文式的描述,我体验到了求学的乐趣、德国的美景、战争的残酷、斗争的残忍,季老从容穿梭其中,走过了独木桥,终于迎来了灿烂的空气。现在不是最好的时代,但是更不是最坏的时代,当工作于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想想季老的经历,便会让人觉得眼前全是美景!
评分挑了自己喜欢的看了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