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拉•汤普森
1876年出生在牛津郡,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她的作品以《雀起乡到烛镇》最为闻名,她自幼生活在乡村,对于那里的生活也十分眷恋。这部小说事实上也是作者根据自己1880-1890年,少年时期在牛津郡的生活回忆而著的一部半自传体作品。原著本是三个独立的作品:《雀起乡》 (1939),《烛镇》 (1941),《烛镇绿里》 (1943),直到1945年才被合并为三部曲集出版。
Flora Thompson's immortal trilogy, containing "Lark Rise", "Over To Candleford" and "Candleford Green", is a heartwarming portrayal of country life at the close of the 19th century. This story of three closely related Oxfordshire communities - a hamlet, the nearby village and a small market town -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during childhood and youth. It chronicles May Day celebrations and forgotten children's games, the daily lives of farmworkers and craftsmen, friends and relations - all painted with a gaiety and freshness of observation that make this trilogy an evocative and sensitive memorial to Victorian rural England.
在很多人的心底里面,应该都有一个雀起乡,曾经温柔的单纯的曾经的自己,就住在那里,不悲不喜,珍藏着属于自己的过往。。。 聪慧而勤劳的姑娘劳拉,在雀起乡长大,那里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贫瘠小城,在记忆的笔下,那里的每一盏丁香花都绽放出静静的芬芳。...
评分富饶美丽的烛镇,劳拉见识到了与雀起乡完全不同的景象,这儿有热衷八卦消息的太太,势力凉薄的乡绅,睿智活力的邮局女主人。面对这全新的一切,劳拉感到好奇又兴奋,做学徒的日子虽然忙碌但却格外充实。然而,随着一位年轻人的出现,劳拉的内心渐渐起了波澜和惆怅……《雀起乡...
评分似乎在大学所学外国文学课程结束后,我就没有读过《雀起乡到烛镇》这样厚重的书。离开校园后,经历了诸多,在一个烦躁难安的暑日里,《雀起乡到烛镇》这本外国文学著作如一缕清风,吹入了心田,躁动的情绪竟渐渐安然下来…… 文章伊始,作者就用极其清新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述...
评分器物如果摆在商店里,就只是器物。但是当它被人从不同的店家购回,一一陈列在自己家中的时候,你就能从中看出主人的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了。我看戏,喜欢关注细节。
评分从看完95版的傲慢与偏见之后,就一直想看BBC 的电视剧。无意中看到“雀起乡到烛镇”这个奇怪的名字,于是好奇的点进去。片头的音乐就让我感觉到了熟悉的气质,一个个故事优雅细致地娓娓道来。
这样纯粹天真的日子只能在小说和记忆里追寻
评分这样纯粹天真的日子只能在小说和记忆里追寻
评分这样纯粹天真的日子只能在小说和记忆里追寻
评分这样纯粹天真的日子只能在小说和记忆里追寻
评分这样纯粹天真的日子只能在小说和记忆里追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