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

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张素丽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36.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363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现代文学卒论
  • 鲁迅
  • 中国传统美术
  • 美术史
  • 文学史
  • 文化研究
  • 现代文学
  • 美术理论
  • 中国文化
  • 思想史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聚焦于鲁迅创作与中国传统美术的历史关联、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的思想“对话”,旨在打通“文学”与“美术”的学科壁垒,深入鲁迅文学文本的艺术世界,体察文学想象的视觉逻辑,追索词句遗留在图画线条、色彩里的生命和芳香。作者从“思想对话”与“形式研究”两个维度着眼,考察鲁迅与汉画像、文人画、民间画、魏碑等的内部影响关联。采用“文学与美术”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挖掘了艺术思维对鲁迅文学创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素丽,女,35岁,河南平顶山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毕业,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鲁迅研究、现当代诗学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鲁迅作品色彩诗学研究》[与王家平合撰]、《生态危机与文化批判——以<故事新编>与鲁迅译爱罗先珂童话为中心的考察》等近二十篇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在研厅局级重点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家平教授合作完成译著《鲁迅的生命与创作》(原著作者John D. Chinnery,即英国汉学家秦乃瑞,现代作家凌叔华、陈西滢之女婿)。

目录信息

绪 论…………………………………………………………………………………1
一、研究对象、论域及方法的提出……………………………………1
二、本论题研究现状综述………………………………………………8
上 篇 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的思想对话
第一章 鲁迅与“五四”“美术革命”…………………………………………27
一、发端:备受攻讦的“文人画”……………………………………28
二、写实:作为“革命”的一剂药方………………………………32
三、传统:改良“中国画”的必要参照……………………………37
四、民间:激活现代美术的重要资源………………………………40
第二章 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的历史关联(上)………………………………44
一、“力的艺术”的崇尚:鲁迅与汉代石刻造像艺术………………44
二、“生产者”艺术的倡导:鲁迅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56
第三章 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的历史关联(下)……………………………… 67
一、“思想”与“趣味”之辩:鲁迅与中国传统文人画…………… 68
二、笔墨仪式和艺术修行:鲁迅与碑刻书法艺术………………… 76
下 篇 鲁迅作品的“绘画性”审美形式分析
第四章 白描与漫笔:鲁迅作品与中国传统人物画………………………… 93
一、鲁迅小说的白描笔法…………………………………………… 95
二、鲁迅杂文的漫画笔法…………………………………………… 105
第五章 诗意与空白:鲁迅作品与中国传统文人画………………………… 121
一、从“题画诗”到“散文画”:鲁迅诗性小说与中国文人画……… 122
二、文学的“写生”:《野草》与鲁迅旧体诗的诗情画意………… 132
三、文学的“写意”:《野草》的思想景深与象征图式…………… 142
四、“画簿式”结构:鲁迅作品的空间布局与中国卷轴画………… 165
第六章 黑·白·红:鲁迅作品与中国美术的色彩传统…………………… 177
一、鲁迅作品的“色彩”运用统计………………………………… 178
二、鲁迅作品的具体色彩表达……………………………………… 180
三、鲁迅作品的色彩品性与艺术意蕴……………………………… 201
尾 章……………………………………………………………………………… 205
附 录……………………………………………………………………………… 212
一、鲁迅书籍封面装帧艺术新论…………………………………… 212
二、鲁迅藏阅中国传统绘画统计简表……………………………… 224
三、鲁迅美术活动及美术散论统计简表…………………………… 232
四、鲁迅书籍封面装帧概况统计简表……………………………… 237
参考文献………………………………………………………………………… 241
二、后 记……………………………………………………………………………… 25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视角是非常好的,文学界中很少有人在提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以及思想的时候还想到他的美术观的价值以及对装帧艺术、木刻版画的功效,作者难得地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联系,会不会有点牵强呢?作者努力在论证的,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白描”“红与黑”“漫画”不能完全与他的美术观对应起来。如果只是说有关联呢?也许会更妥?吃豆腐的人不知道做豆腐的辛苦,我在这里评价当然轻松,但是这样一本书,请一位念博士的人写出来,对于学术界还是很有分量的,必定费了很多心血,作者的态度是很认真的,真好,加油呀!

评分

这个视角是非常好的,文学界中很少有人在提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以及思想的时候还想到他的美术观的价值以及对装帧艺术、木刻版画的功效,作者难得地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联系,会不会有点牵强呢?作者努力在论证的,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白描”“红与黑”“漫画”不能完全与他的美术观对应起来。如果只是说有关联呢?也许会更妥?吃豆腐的人不知道做豆腐的辛苦,我在这里评价当然轻松,但是这样一本书,请一位念博士的人写出来,对于学术界还是很有分量的,必定费了很多心血,作者的态度是很认真的,真好,加油呀!

评分

这个视角是非常好的,文学界中很少有人在提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以及思想的时候还想到他的美术观的价值以及对装帧艺术、木刻版画的功效,作者难得地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联系,会不会有点牵强呢?作者努力在论证的,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白描”“红与黑”“漫画”不能完全与他的美术观对应起来。如果只是说有关联呢?也许会更妥?吃豆腐的人不知道做豆腐的辛苦,我在这里评价当然轻松,但是这样一本书,请一位念博士的人写出来,对于学术界还是很有分量的,必定费了很多心血,作者的态度是很认真的,真好,加油呀!

评分

这个视角是非常好的,文学界中很少有人在提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以及思想的时候还想到他的美术观的价值以及对装帧艺术、木刻版画的功效,作者难得地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联系,会不会有点牵强呢?作者努力在论证的,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白描”“红与黑”“漫画”不能完全与他的美术观对应起来。如果只是说有关联呢?也许会更妥?吃豆腐的人不知道做豆腐的辛苦,我在这里评价当然轻松,但是这样一本书,请一位念博士的人写出来,对于学术界还是很有分量的,必定费了很多心血,作者的态度是很认真的,真好,加油呀!

评分

这个视角是非常好的,文学界中很少有人在提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以及思想的时候还想到他的美术观的价值以及对装帧艺术、木刻版画的功效,作者难得地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联系,会不会有点牵强呢?作者努力在论证的,但是始终还是觉得“白描”“红与黑”“漫画”不能完全与他的美术观对应起来。如果只是说有关联呢?也许会更妥?吃豆腐的人不知道做豆腐的辛苦,我在这里评价当然轻松,但是这样一本书,请一位念博士的人写出来,对于学术界还是很有分量的,必定费了很多心血,作者的态度是很认真的,真好,加油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