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精装彩图典藏版,由水墨画家林曦亲绘封面插图,艺术家李知弥创作内文彩图,随书附赠“美好人生”主题明信片。
02 朱光潜是丰子恺、沈从文、李叔同、朱自清、季羡林、余光中、柴静、蒋勋极力推荐的美学大师。柴静评朱光潜有赤子般的真诚。
03 一代美学宗师写给国人的美学入门书。从赏、趣、闲、慢四个角度重新阐释朱光潜美学思想。
04 美是生活情趣的源头活水。永不过时的美学经典,带你领略人生的情趣与诗意。
05 封面采用“延禧莫兰迪色”,舒缓雅致、宁静和谐,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正是因为这一高级的色彩视觉受到许多观众的追捧。
“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朱光潜“美好人生”书系美学经典丛书之一。
枯荷、飞鸟、落叶、玻璃杯、信封......哪怕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能从中发现诗意与美好,只要你有一颗愿意欣赏的心。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懂得欣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样的时间便不算真正的虚度。
朱光潜:字孟实。一代美学宗师,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教育家。深度启发余光中、余秋雨、蒋勋等文艺大家。
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无言之美》《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文学》等。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
朱光潜的这本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来和青年讨论关于美和美学的一些问题,娓娓道来,我个人觉得值得一读。此为朱老八十二岁之作,与《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不同。里面的感情有激进之处,但是我觉得恰恰是一个可爱的和令人敬仰的老人形象。 分为十三封信,前一篇和最后一篇分...
评分很早就听说这本书,今天才翻起。对美学很多东西都不懂,有些地方看得云里雾里,所以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全文贯着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这点可能会被人看不惯,一开始我也不大习惯,但仔细看了,可以发现:朱老的马克思用得很活,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说理很到...
评分《谈美书简》是一本以“答读者问”的书信形式来探讨美学的。美学家朱光潜一共用了十三封信从美学的各个角度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但是在信中并没有给美下一个十足的定义,而是通过不断地从艺术作品与生活中举例说明来告诉读者们要怎样去发现美,怎样去研究美学。 词典里对美学...
评分 评分看看评论员们,都在吐槽书中的马哲倾向,没有人特别喜欢马克思因为他在中国太具象,太符号化,所以没人愿意读他,没人懂他,他很天才的,他改变了西方哲学史的面貌。 站在马哲上谈美学,我们不行,我们的美学基础差到了一定境界,我们要把那么多年的哲学底子和美学,心理学,文...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老先生毕生美学观念和人生感悟的总结。 本书在此基础上重新立意,选择了欣赏这个主题。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懂得欣赏。虚度不是好逸恶劳、荒废日子,而是对紧绷日子的对抗与调节。我们需要从忙碌的生活中跳脱出来,抚慰一下快要僵化的心。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静坐听雨、且听风吟。
评分一部美学粗谈有很大的时代烙印。首先觉得美这个东西是很主观的,虽然有客观美,就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很舒适但不一定对每件能引起舒适的东西都产生欲望;其次书中对于美的讨论,像作者本人在后记反思的一样,再版的谈美多了些怨气和老气横秋少了些青年时期的活泼,原因也就是作者说的:对“四人帮”的迫害远不是“心有余悸”而是“心有余恨”;最后一大特点就是充分结合了马恩原著中的观点对美学的多个概念进行辨证讨论。比较深刻的地方: “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是现实主义,而“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便是浪漫主义。 艺术既起源于劳动又起源于游戏,理由是:劳动与游戏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的结果,到了消除了劳动异化,进入了共产主义时代,一切人的本质活动都会变成自由的、无拘无碍的,劳动与游戏的对立就不复存在。
评分经典重读,这套书做的很美!朱先生是一代美学宗师了
评分一部美学粗谈有很大的时代烙印。首先觉得美这个东西是很主观的,虽然有客观美,就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很舒适但不一定对每件能引起舒适的东西都产生欲望;其次书中对于美的讨论,像作者本人在后记反思的一样,再版的谈美多了些怨气和老气横秋少了些青年时期的活泼,原因也就是作者说的:对“四人帮”的迫害远不是“心有余悸”而是“心有余恨”;最后一大特点就是充分结合了马恩原著中的观点对美学的多个概念进行辨证讨论。比较深刻的地方: “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是现实主义,而“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便是浪漫主义。 艺术既起源于劳动又起源于游戏,理由是:劳动与游戏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的结果,到了消除了劳动异化,进入了共产主义时代,一切人的本质活动都会变成自由的、无拘无碍的,劳动与游戏的对立就不复存在。
评分《谈美书简》是朱光潜老先生毕生美学观念和人生感悟的总结。 本书在此基础上重新立意,选择了欣赏这个主题。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懂得欣赏。虚度不是好逸恶劳、荒废日子,而是对紧绷日子的对抗与调节。我们需要从忙碌的生活中跳脱出来,抚慰一下快要僵化的心。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静坐听雨、且听风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