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001
         第一部 分新思潮與學科曆史的重構
         第一章 曆史的迴訪:社會學學科史的方法與政治/003
         一 學科史的書寫:一個充滿張力的領域/004
         二 製度與環境:外化的曆史研究/008
         三 方法與機構:從理論分類到經驗考察/013
         四 小結/022
         第二章 女性的再現:性彆視角下社會學史的重構/024
         一 男性主義的學科史書寫/025
         二 社會學之母與學科史的重構/028
         三 古典社會學的男性氣質與現代性/031
         四 19世紀的“女性問題”/034
         五 實證主義理論與女性天使/037
         六 中國情境下的討論/041
         七 小結/043
         第三章 傳統的擴容:後殖民社會學的興起/045
         一 社會學的傳統與範式/046
         二 西方中心主義的傳統書寫/049
         三 社會學的去西方化與傳統的擴容/053
         四 後殖民話語與社會學/058
         五 帝國主義與社會學/062
         六 後殖民社會學的興起/065
         七 小結/069
         第二部分 中國社會學的曆史實踐
         第四章 他者之鏡:書寫“Chinesesociology”的曆史/075
         一 1949年之前的中國社會學:許仕廉與孫本文/076
         二 1949年至1979年的中國社會學:中國個案與理想類型/079
         三 1979年之後的中國社會學:學科史研究與中國化/088
         四 小結/102
         第五章 追尋自主的學科:社會學中國化的曆史脈絡與流變/104
         一 新文化運動中的社會學:社會調查的政治/106
         二 中國化的另一種錶達:中國主義與社會學運動/110
         三 中國化的明確主張:實地調查與社區研究/115
         四 1980年代之後:社會學的中國性追求/119
         五 小結/129
         第六章 神聖性與道德傳統:“Society”的中國翻譯與闡釋/133
         一 社會學中的社會:社會的雙重意涵/134
         二 Society的錶現形式:民族國傢與市民社會/138
         三 中國翻譯和闡釋:群和社會/145
         四 從群到社會:道德傳統與神聖性的式微/153
         五 小結/159
         第七章 開放現代性及其挑戰:韋伯個案的中國觀察/161
         一 現代性話語的拓展:開放現代性及其挑戰/161
         二 韋伯的中國個案:現代性的轉型潛能與文化方法/170
         三 曆史與現實的交織:韋伯研究的雙重維度/175
         四 小結/178
         第八章 從概念到方法的曆程:社區研究的中國再造/180
         一 作為概念與方法的“community”/181
         二 從“community”到“社區”:中國翻譯與再造/183
         三 從概念到研究對象:帕剋與拉德剋利夫-布朗的到訪/186
         四 方法的政治:社會調查與社會學調查/189
         五 小結/193
         第九章 從故鄉到異鄉的移位:社區研究的田野迷思/194
         一 有機方法:社區研究的中國前史1/96
         二 消失的田野:作為故鄉研究的社區研究/199
         三 他者的張力:作為異鄉研究的社區研究/205
         四 小結/210
         結語:另一種社會學?/212
         參考文獻/216
         後 記/241
         導 言/0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