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生前并未公开发表的著作之一。 1872年,尼采受巴塞尔的“学术委员会”邀请,做有关教育改革的公开演讲。本书即由尼采在巴塞尔大学的5次公开演讲及两个前言构成。5次演讲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从整个讲座的结构安排来看,在计划中的、没有完成的第6次演讲,应该会提供答案。在发表第五次演讲的前一天,尼采写信给他当时的出版商,拟把计划中的6次系列演讲作为自己继《悲剧的诞生》之后的第二本书。但后来他认为要继续修改,再考虑出版。中译本据“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一卷第三部分“1870-1873年遗著”译出,与全集体例保持一致。并附有“尼采手稿与笔记简写表”。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学、西方教育哲学、知识论与课程论等。著有《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历史考察》《解放的教育:德国批判教育学研究》等。译有《民主•经验•教育》《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引论》《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思考》《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化的教育》等。
尼采深刻提出了当时他那个时代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对立,现在在我们的国家看来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按照尼采的标准,可以说我们不存在真正的教育机构。人们受教育也是为了未来天才的出现提供适宜天才成长的土壤,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变成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凤毛麟角,极其稀少的...
评分上一次读尼采,还是高中的时候吧,上个世纪末的光景,记得有一次作文,我原原本本、不带双引号的抄了一大段,交上去后被语文老师单独叫到办公室聊了好一会儿。语文老师叫王克春,是位刚从师大毕业没多久的文艺小姐姐,她的形象总让我想起林黛玉。我和她坐在办公桌的一侧,窗明...
评分培养服从,服务,习惯,遵守秩序。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大学,有的适合去当兵和学手艺 学校用无用的知识和繁多的考试剥削人们的青春,只是为了培养服从的人。如公务员和army。对国家有利。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赋优良的少数人,和沦为政治的工具。 表面上是自己受教育,实际上是...
评分尼采深刻提出了当时他那个时代生计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对立,现在在我们的国家看来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按照尼采的标准,可以说我们不存在真正的教育机构。人们受教育也是为了未来天才的出现提供适宜天才成长的土壤,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变成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凤毛麟角,极其稀少的...
评分天才被我们的教育和我们这个时代彻底埋没了。我们在沿着尼采所批评的"教育“道路上走了太远了。以至于,我们会误认为,正确的东西是那么荒诞可笑。 尼采说,教育的目标是了延续天才,有了他们,这个平庸的社会才有可能看到一些被照亮的希望。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发生改变。我们...
精彩,大师就是不一样,观点一下子能点亮你,谈的教育状况也适合今天的现状
评分我几乎是文盲。读尼采,我只能读到我能读到的。
评分精彩,大师就是不一样,观点一下子能点亮你,谈的教育状况也适合今天的现状
评分精彩,大师就是不一样,观点一下子能点亮你,谈的教育状况也适合今天的现状
评分我几乎是文盲。读尼采,我只能读到我能读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