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梦想之书。一出生就被指派了命运,要实现父母因“文革”而受挫的音乐梦想。从沈阳,到北京,到美国,最后赢得整个世界。郎朗的故事,有关梦想的诞生,梦想的接力,梦想的执拗,梦想的成真。然后一个梦想开出许多个梦想。
这是一出家庭戏剧。天才的儿子,执著的父亲,温良的母亲,牺牲了家庭的天伦之乐,牺牲了父亲的工作,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只因为对于郎朗天资的信念。这份近乎偏执的意志,终究冲破世俗罗网,铸成灿烂的传奇。
这是一段音乐旅程。从琴谱到指尖,从练琴房到竞赛场,从中国音乐的摇篮到大师云集的新大陆,从辉煌的音乐厅到非洲村落,郎朗的音乐,超越了童趣,超越了竞赛,超越了表演,化为心灵的桥梁,筑建起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
中国的钢琴彗星。5岁时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之后连续获得第五届星海杯钢琴比赛第一名,第四届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和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2002年荣获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该奖项专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郎朗是全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艺术家。同年入选美国杂志《青少年众生相》评选的"未来将影响世界的20名青少年";2003年,荣获斯坦威150年……
在书店翻到郎国任逼郎朗吃药跳楼那段,深有所感,决定带它回家。但回家后一直没有再打开,直到有天看到最后一页的最后那段话: 我从来都有远大的梦想。也许,相信自己能够通过音乐改善儿童的生活,并由此而改善这个世界,这多少显得天真或过于理想化。我用老子的话来提...
评分从未想到,我竟然会看人物传记看哭。 对于郎朗,是早就听说了的,但没有深入了解过,知道他钢琴弹的贼厉害,但也仅此而已了。现在想想到底是什么让我开始关注这位钢琴王子呢,应该是从张公子给我发的他指导学生弹奏的视频开始的吧。 张公子给我发了后还没有立刻去看,太忙了。...
评分昨天两个多小时,把刚买的《千里之行——朗朗》几乎看完了。之前就听说那是一本是朗朗用英语写的小说,当然我看得是翻译过来的中文版。 真是感触挺多的,一个几岁的孩子,每天练琴10小时以上;朗朗父亲偏执的有些疯狂的严厉与执着,甚至有一次因为朗朗晚回来两个小时,而失态...
评分拿到书一看封面: 郎朗著,大卫·里兹文字协助,李灵译 我就晕了一下:原来是写给老外的,这本只是老外“协助”中国人写的英文书又翻译给中国人看。。。 这本书的前几章我是断断续续读下去的,因为很容易被做作的蚊子腻倒,就像在看他演奏时候的表情一样。 我以前一直...
评分在看朗朗的这本自传之前,我对他的唯一认知就是知名的钢琴演奏家。 总觉得他是一下子就出现的公众面前,然后红的一塌糊涂。应该只是因为自己不怎么关注古典音乐这个领域的缘故吧。 看完全书,怎么说呢,感觉和看过的其他人的自传不同。看其他人的书会有一种鼓励自我激励自我的...
四个小时读完,然后去买了下周在东艺的演出票,生平最贵的一张演出票。等看完回来再来写点什么,先感慨一句,一个传奇人物的成长经历,无论好坏悲喜,都是成就他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分练过琴的就理解郎朗父亲的这种教育态度,谁从小不是被威逼利诱出来的。
评分你会为他而激动
评分小郎MS想告诉我们:无变态,不成材。
评分可怕的父亲,可怕的成才之路!前半部分贵在有真情实感,有种传记难得的不粉饰。从演出成名开始描述过于专业故事性戏剧性都大幅降低。读完这本书朗朗才在我心中从一个符号变成一个人,可是在地狱里面魔鬼训练出来的钢琴家,真的能够有足够的修为和心胸来演绎音乐的真谛吗?刚才在网上看到郎爸志得意满的视频,背后是“如何培养下一个朗朗”的讲座横幅,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